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謇《风车歌》与乔羽《大风车》歌

(2022-09-18 16:39:27)
标签:

人心不息

张謇

风车歌

乔羽

大风车

分类: 南通人文风物

安铁生(原创)刊登于20220918<南通日报>

张謇《风车歌》与乔羽《大风车》歌

查阅张謇先生重视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惊奇地看到他竟然亲自为儿子怡祖(孝若),意译改写填词日本《风车歌》:“风车兮风车,圆转兮不差。风之亟亟兮,车之捷捷兮。人心不息兮,风之不息兮。”堂堂清末状元公能如此童趣不泯,编写古风盎然朗朗上口之词,觉得特别有味道有意思。经查此用中文演唱的《风车歌》,是张謇先生根据日本儿童歌曲《风车》的曲调,重新创作的乐歌作品。音乐史学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张静蔚先生(1938-2020),在《张謇与学堂乐歌》一文里说:“表面上似乎是模仿之作,但张謇加上‘人心不息兮’,就使整首歌提高了一个新的境界。不过,很难配上这首曲调。可以推测:张謇填配的歌词,是经过日本女教师对曲调作了调整和润色,或对歌词作一定的处理(如重复某句)之后,才可以唱的。”专家的分析精辟,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回首1903年,张謇先生到日本考察,看到该国幼儿教育很有特色,于是记录了一些经验之谈后,登报向日本招聘幼儿教师,让儿子尝试一下此种不同方式的教育。1904年,一名叫森田政子的日语女教师及丈夫来到南通,给张謇那刚满7岁的儿子怡祖,及其他几个孩童提供家庭教育。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张謇身体力行,不用严厉生硬呆板的老式说教,以孩子常见到的动物、玩具等为题材,从而激发儿童的爱好。原来森田政子老师是用日文教孩子们唱歌的,张謇听了很不是滋味,认为这不行、应洋为中用须用华文唱,没有华文歌词怎么办,才华横溢的张謇先生自己提笔,写出了上述内容。由于曲词押韵朗朗上口,措辞重于生活情调又不失古雅,在森田政子的调配后,词韵流畅动听悦耳,孩子们很快学会并深得他们的喜爱。还激励幼小的心灵,只要像风车一样“人心不息兮”,不断旋转不断努力,一定会干出于人民于社会有益的事来。

 张謇《风车歌》与乔羽《大风车》歌


若问张謇先生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里,最高建筑物(那时濠南别业在苑外),非原大门(现北门)旁圆形荷花池西侧、北馆南侧的荷兰式风车莫属。它是1910年时,与水塔、喷水池同时建成的,我看到两张民国时拍摄的黑白照片,此铁制风车高耸鹤立于众建筑之上,十分引人注目,足见张謇先生对风车的酷爱。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刚上小学时进苑到处奔跑游玩,在任何角度抬头看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昔日张謇先生居住的濠南别业也当然能看到,且立知今日风向如何风速大小。据向有关方面了解,我们现在见到的的荷兰式风车,是解放初按照旧图重新修造的。


不由回想起我们儿童时代,常看到南通农村,除了脚踏水车、牛拉水车,还有不少水风车。在没有电力或电力不足的乡下,“芒种摆犁,黄梅上水”,别看水风车慢慢悠悠地旋转着,却是那时农业灌溉的重要工具,它可日夜不息地工作,为稻田的补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老农说,装风车跟搭积木似的,稍有偏差风车便转不起来。风车的帆一般有六番,其材料是涂着桐油的土白布。风帆由两米见长的毛竹支撑并舒展开来。风的大小决定装帆的多少。风小了要装满帆,风大了则要立马卸下两张帆,否则会被大风刮倒。“吱吱嘎嘎”的大风车转轮声,“哗哗啦啦”飞淌的水流声,不但是美妙动听的乡土乐曲,更是一幅幅天地间灵动的风景画。难怪我有时坐在田头一看就半小时,迟迟不肯离开,并深深叹服先民们这创造这智慧。

 

此刻我又想起了今年619日在北京去世的著名作词人乔羽,他创作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许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其中《大风车》就是众多儿童小时候喜欢唱的。“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大风车转啊转悠悠……”他的歌全是直白,朗朗上口,一唱就会、一听就懂,这完全是昔日我们看到的情景,所以觉得特别亲切。乔羽先生与张謇先生一样,古文功底深厚,幼时受其父的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他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至于像《大风车》这样接地气的,正是乔羽玩“土气”极为地道的杰作。

http://www.zgnt.net/ntrbszb/pc/pic/202209/18/93cd1d5b-4235-424c-976b-321e46172979.jpg.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