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器上的呦呦鹿鸣

(2022-05-09 17:47:56)
标签:

百鹿尊

呦呦鹿鸣

鹿鹤同春

分类: 艺术收藏


 

 

  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人们认为它能带来幸福和长寿。《诗经·小雅·鹿鸣》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有着美丽的形体,四肢细长,身上有漂亮的花点,具有温驯的性格,被看作善灵之兽。古人对鹿的解释是:“鹿,善聚善散,皆体健壮,但性胆尤怯,饮水见影则奔。”可见古人对鹿的关注和观察是非常仔细的。这是鹿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鹿天性中的善良、柔美、内敛的气质,更是值得人们的赞美。明清时期的瓷器上,以鹿为主体的纹饰图案有很多,寓意丰富。笔者就以一组清代鹿纹为例,解读鹿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具有的美好寓意。

  清康熙五彩鹤鹿同春图大盘,直径38厘米,撇口,折沿,浅腹,圈足。盘心以五彩绘鹤鹿同春图,松柏繁茂,仙鹤飞翔其中,梅花鹿信步坡上,仙鹤、梅花鹿交相呼应。画面中松树遒劲,祥云缠绕,笔触细腻,色彩清雅。画面布局气势开张,疏密有致,意境悠远。“鹿鹤同春”又名“六合同春”,“六合”指“天地四方”,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鹿还与“路”谐音,因此单鹿纹还具有一“鹿”平安之意。

  清嘉庆粉彩双鹿桃纹双耳瓶,高31.8厘米,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颈部两侧各饰一胭脂红彩螭龙耳。瓶内施白釉,口沿及近足处皆绘粉彩如意云头纹。外壁通景绘粉彩纹饰,颈部、腹部绘洞石、桃树、蝙蝠、双鹿衔灵芝、天竹等动植物,纹饰中除山石、局部叶片以青花描绘外,其他纹饰皆以红、绿、粉等各彩装饰,设色淡雅,绘画精细。纹饰中以洞石示仙居,桃示寿,蝙蝠示福,梅花鹿示禄,以天竹取意天祝,因而此图案纹饰寓福、禄、寿三星高照之意。足底落“大清嘉庆年制”青花篆书款。双鹿图画意来自《诗经·小雅·鹿鸣》这首古诗,表现的是古代君王举行宴会招待群臣时的情景,反映的是君臣和谐的呼声。两只梅花鹿,一雌一雄,一立一卧,姿态安详,也寓有家庭和谐美满、福禄双来之意。

  清雍正青花十鹿图笔筒,高14.5厘米,口径18.5厘米,直筒,形制简洁规整,外壁以青花绘十鹿图为饰,山岩嶙峋,灵芝丛生,松柏丰茂,亭亭如盖,十只仙鹿栖于松荫之下,或立或卧,有昂首回望者,有俯身相和者,姿态各异,灵动活泼,鹿毛、松针描绘精细,纹饰构图疏密有致,绘工精湛娴熟,青花色泽浓丽,实为文房佳器。“十鹿”谐音“十禄”,古籍有载:“甲禄在寅、乙禄在卯、丙禄在巳、丁禄在午、戊禄在巳、己禄在午、庚禄在申、辛禄在酉、壬禄在亥、癸禄在子。”寓意吉祥而含蓄。民间还有“十鹿奔春”一说,寓意前程似锦,奔腾向上。

  清光绪粉彩百鹿尊,高48厘米,敞口,口下渐广,垂腹,圈足。肩两侧对称饰矾红描金鹿头耳,腹通景绘百鹿图,山林中松桐映掩,桃树硕果累累,溪水淙淙,灵芝、花草丛生。苍松下梅花鹿三五成群,或奔跑或相偎,或嬉戏或觅食,姿态各异,一派祥和静逸,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器造型源自明万历时期的大罐,器形规正,笔绘生动细腻,为乾隆朝重要的大型陈设器。百鹿尊又称“百禄尊”,因为鹿与禄谐音,寓意加官进禄之意:鹿为仙禽,与瑞草灵芝、桃、松桐象征长生不老、松鹤延年之意感。如果把尊上的纹饰展开,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展现眼前,表现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清光绪年间仿乾隆之物,也反映出光绪帝对复兴前朝鼎盛格局的愿望和希冀。

  文/图 刘卫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羊肚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