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瓷器上的灼灼桃花

(2022-03-28 17:34:02)
标签:

桃之夭夭

瓷器

桃花

20220327<西安晚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人自古喜爱桃花,在古典文化里,桃花有着诸多美好吉祥的意蕴。桃花是春天的使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是丰收的象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还寓意爱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纹也是传统瓷器(特别是明清两代瓷器)上常见的吉祥纹饰。古瓷上竞相盛开的朵朵桃花,为我们渲染了一幕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奇妙意境。

  明代青花牡丹桃花纹双耳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下承圈足 。高35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11厘米,形体修长而优雅,釉彩肥润而鲜丽。器身自上而下通体描绘青花图案,长颈左右各一青花螭龙纹耳,洞石、牡丹、莲瓣等纹饰遍布瓶腹,洞石阴阳向背,牡丹清新雅致。最妙的是瓶颈及瓶腹各处点缀的桃花纹饰,或开或合,飘洒随意,恍然一幅世外隐逸者的风采。明代青花瓷器,主要有碗、盘、碟杯、瓶、罐、壶、花觚、炉等器型,青料以国产的石子青为主,呈色青中带灰而淡雅清丽。瓷画也融入了元明以来文人绘画放浪脱俗的审美意趣。这只双耳瓶,釉面肥润晶莹,线条流畅自如,色润鲜丽明快,洞石、桃花等纹饰豪放随性,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美感跃然瓷上。

  清代黄地珐琅彩桃花纹杯。此杯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瓷质细腻,器形雅致,釉彩靓丽,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杯高4.5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2.8厘米,撇口,弧腹,圈足。内壁施白釉,素洁无一丝纹饰。外壁用鲜亮的黄釉打底,工笔绘就一树盛开的桃花,桃枝蜿蜒遒劲,桃朵儿粉嫩妖娆。另有梨花两枝,洁白如雪。梨白桃红,蕊黄叶绿,相映相衬,别具一番风情。瓷画之外,题有“蜡珠攒作蒂”一句,加钤“佳丽”“金成”“旭映”等红彩篆体闲章。小小一只瓷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雍正珐琅彩纳古博今之雅趣。

  雍正粉彩桃花纹直颈瓶。高37.6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11.6厘米。直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这只直颈瓶通体施白釉为底,器身外壁自颈而下直至圈足,绘有一株桃树,花团锦簇的,打着骨朵的,仿佛可以闻到一丝丝浓郁的花香。有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精灵一般,带给你春日特有的温馨气息。翻转瓶身,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的纹饰,内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青花鲜艳,笔迹雄健。整件器物胎体薄轻,釉面纯净,温润似玉,胭脂红彩描绘的花朵颜色深浅不同,分外传神。传世的雍正粉彩多以白地彩绘为主,装饰题材尤以花卉见长。瓷画更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技法,浓淡相间,层次清楚,极富立体效果。其风格神韵从这只直颈瓶上可见一斑。

  乾隆款粉彩寿桃纹碗。此碗高25厘米,口径22.2厘米,花口,深腹,圈足,底足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碗壁内外均饰有工笔的吉祥寿桃图案,桃树躯干苍劲茁壮,几只硕大的寿桃从枝丫间萌生而成,清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桃花含苞欲放或全然盛开,皆具冰清玉润之质,回风舞雪之姿。桃树一侧的空中,飘动着几只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福寿双全,非常吉祥。乾隆一朝是我国古瓷的巅峰时代,乾隆粉彩以其变换多姿的造型,艳丽富贵的釉彩,精细繁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这只寿桃纹粉彩碗胎质匀净细白,鲜艳柔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乾隆粉彩巧夺天工的艺术水准,堪称一绝。

  文/图 朱卫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