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寿碗盏20210903安铁生(南通周刊36江海收藏)

标签:
百寿大盘百年罐百寿瓶南通周刊长命富贵碗 |
分类: 艺术收藏 |
在我收藏的清代民国寿字碗里,只数最多的是矾红字体、明黄翠绿加黑线条为饰的“长命富贵”粉彩小碗,口径10厘米不到。高度仅5.5厘米,由于是斗笠形下部收腹,不但比常规格的饭碗(一般口径12厘米高6厘米)小了一圈,而且盛饭量少了一半,但它最最适合老人小孩使用。这“长命富贵”粉彩碗造型小巧玲珑,如宋代喝茶的建盏,正好手之一握之中,最为人性化,当然受到百年前,我们祖辈的欣赏与追捧。我喜欢它也是这方面原因,加之它是百年前寿字碗的典型风格代表,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心底不由要问:“当年用过此碗者,至少尚存几人?”与“长命富贵”粉彩小碗同款式的,还有几只“长命百岁”碗(大字间并夹有“连生贵子”小字),说明百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清代民国时人的寿命能活到50岁,即半百之年已是了不起,是要庆寿的,如我的祖父只活到48岁,而现在人此年龄还没有退休呢。虽说现代人寿命长多了,百岁老人比例大大提高,至2019年底,江苏百岁老人有6675人了,占全省户籍人口7865.82万人的万分之0。85,即一万人中不到一位百岁老人,还是极其稀少的。我还收集有多种“长乐永康”、“长生不老”|“寿比南山“寿字碗,可见百岁仍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生命高峰。
安铁生收藏并摄
我收藏有一只“百年和合”帝王黄釉西瓜罐,底有蓝色方章款“雍正年制”,其造型规整;罐体四周有四个铜钱大的蓝圈开窗,中有蓝字“百年和合”四字正楷,字体笔划刚劲有力且色有浓淡深浅,为有功力者手工书写;虽无“和合二仙”的图饰,罐体全部为醒目明黄色,托在手上有如小黄鸭般亲呢可爱。既有百年的沉稳厚重,又有和谐合欢之柔情,实为百年前不可多得的精品。
百寿酒瓶,黄步军藏,安铁生摄
我且藏有清代百寿梵文大盘两只,百寿瓷茶壶一把及杯盏数只,百寿铜盘碗壶数只,更有通用版百字寿碗二十余只。庆幸的是,在这次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南通寿字碗展》上,我借到两件独具特色的百寿珍品。一件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侯德剑先生家的“百寿盘”,为直径40厘米的大圆盘,里面集有百位中华名人书写的寿字,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龙飞凤舞豪放洒脱:不但有古代名家王羲之、蔡襄、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苏轼、董其昌、清代多位皇帝的御笔,还有孙文、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赵朴初、吴湖帆、启功等墨宝,我们南通张謇先生的楷体“寿”字,也收录其中,品赏之余更多了一份亲和感。如此多名家的寿字共聚一盘,各人各体,各抒文采,真值得书法爱好者和长寿文化研究者好好欣赏,难怪有些人在此盘前一站数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