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语言的危险期
标签:
2岁7个月11天 |
分类: 小宝宝的专辑 |
嘉宁说话说的还属于比较早的,一直是比较清晰,也很顺畅。近几天,妈妈发现当他急于讲述一件事情时,常常伴有口吃的现象,特别是今天,为了表达一件事“我,我,我。”重复了好几次我,才断断续续的讲下文,妈妈听着看着心里那个急呀,今晚奶奶学他的样子,妈妈赶紧的制止了奶奶的这种行为,虽然感觉好玩,但不小心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往往遇到他这种情况时,妈妈看明白了他的意思总是给他讲述一遍他要说的,他忙点头说是,才终于把他的心声吐了出来。
嘉宁近几天的这种情况原因只有一个,他现在需要大量的词汇来满足他,但心里想说的多,掌握的词汇少,真是有口难辩呀。在网上找到一段,看后挺受益的。
处于语言形成期的孩子,还常常遭遇词汇量的瓶颈,就好象开水龙头一样,由于水压不够,尽管水龙头开到最大,但依然“无水可流”;孩子早期口吃,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想要描述的事情和急于要表达的情感增多,但因掌握的词汇太少,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现象;当语言的丰富程度赶不上思维的变化速度,在思想还没有考虑成熟的时候就开始抢先说话,一边说话,大脑还在一边思考,就难免会出现张嘴说不出话或期期艾艾的现象。
既然是很多小朋友都有这种现象,就说明问题带有普遍性和可克服性。于是,我们就商量着采取了积极不干预措施。积极不干预,不等于消极不处理。针对班上还有好几个口吃的同学这个客观原因,我们和老师,以及那些小朋友的家长达成共识:尽量不让他们单独相处;尽量不对孩子的口吃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对于因自身词汇量不足而导致口吃的主观原因,我们决定在不对造成任何压力和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尽快的尽量的丰富词汇量。当发生口吃的时候,我们不会轻易打断他的话语,因为这就好象是电脑的数据库正在运行,任何的热启动和强制关机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发现,这个时候只需要真诚地望着他,耐心地等待他把结果表述出来就可以了。最多是在孩子停顿的空隙,添上一句:“慢慢说,别焦急”的安慰,情况就能逐步得到缓解。当断断续续把他的思想表达完毕以后,我们就会私下不断分析,造成这次说话不流利不顺畅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是描述事情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还是情感宣泄时,出现选择性的困惑?例如碰到快乐的事情,是应该用“开心”表达,还是用“难过”去形容?当我们通过结巴的话语清楚了他需要传递的真正意图后,事后都详细地向他演示正确的表达方法,不断增加他的词汇量和逻辑思维的分析能力。
看了上面一段,再分析嘉宁的这种情况,只属于着急而急于表达时才出现,希望在妈妈的努力下他能顺利的渡过这一个危险期。
昨天打完预防针后给他买了这件小棉坎,前几天就预报着要降温了,今天接着就下了雨,温度骤降,小棉坎也就用上了。不过,从昨天买了,中午和晚上都是穿着睡的,他说什么也不脱,呵呵,喜欢的东西就这样,爱它就穿上它。上午上完亲子课,在后花园里到处跑,鞋里灌了水,衣服也有些湿,这才把这件新衣服换下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