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道对中国人的影响

(2007-01-05 21:23:12)

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影响中国人数千年的重要精神,就是孝道,所以有人说: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凝聚为社会、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现今社会乱源之所在,探其究竟原因,就是不能体认孝的真义,无法实践孝道而造成家庭不完整,从单亲家庭增加之速度,及青少年的问题层出不穷,即可知其端倪;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使大家能再次深刻的体认孝道的重要性,重新恢复孝道精神,在家庭中生根盘延。
    
中国人讲孝,有其根深蒂固的思想所在,不仅是中国人,只要是人类,甚至是动物界中,都孝行的表现,因为孝是天性自然的流露,非关知识亦不需学习的一种行为表现,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开端,所谓「百善孝为先」;从历代圣贤的行谊中可以得知;他们皆以行孝以得天下,扩之而成圣成贤,如《孟子.告子下》所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尚书.尧典》称舜为「克谐以孝」。
    
进入工商社会,现代夫妻组成小家庭,谋生不易,要工作养家糊口及子女养育教育工作,已忙得不可开交,无闲暇再照顾年老双亲,就把双亲送往养老院,这种现象跟古时候,有所谓的「弃老」观念,不谋而合;古时候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里,年老的人无法跟年轻的人抢夺食物,又基于对子女的爱护而出走饿死以协助子女渡过粮食不足的困境,而形成一种「弃老」的行为与习俗,意即人一到六十岁就要被弃置山中,任其死活;但因「孝亲」是人天性自然的表现行为,总有不忍人之心,因此在《杂宝藏经.弃老国缘》里,就记载着有人如何破除此一习俗的故事,值得后世人省思。
    
既然「孝道」是人天性自然的流露,又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来实践孝道,值得大家深入探讨及实行;依据孝经「始于事亲,中 于事君,终于立身」之精神,来陈述孝道的实践。
 
一、始于事亲:父母是生我、养我、教我的人,人从出生到成长,这过程中,父母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在喜悦、忧虑、烦恼中,看着孩子长大,而且父母付出是无怨无悔地奉献一切(金钱、时间、精神),所以父母之恩如山之高,水之深,诚如孝经说:「欲报之恩,昊天罔极」,也就是说,父母就是现代菩萨,因此为人子女如何来行孝:

1.在物质方面:衣食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奉养,由于老人家数十年的累积,形成各人适意的习惯,米面杂粮,酸甜苦辣要着意地加以配合,并注意住的环境力求舒适,尤其安全及疾病的照顾更要用心。

2.在精神方面:俗语说:「在生一粒豆,巧好死后拜猪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味着行孝要及时、适时,更要在精神上下功夫,使父母心情,常处于恬适愉悦之境,尤其不要做出令父母伤心的事;

二、中于事君: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扩大室家之孝为国家之孝,首先要以诚信待人,行为仪止、必须端庄,以显出正人君子的风范,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勿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违背做人的原则,触犯法律而使父母蒙羞。

  三、终于立身: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为子女的孝亲、体亲,进而尽国家之孝,能够本忠信、成功业,此刻更应体悟上天之恩,在三期末劫、天道降世之时,使大家有道可求、可修,让我们有此殊荣能代天宣化,替天行道,把真理天道宏扬于世界各角落;立身行道,这是尽父母之孝,也是尽老之最大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孝道为根本
后一篇:《孝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