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种方法吸引更多订阅

(2007-02-25 16:14:14)
分类: Blog技术
作者:blogsir 原文地址:http://www.bokeebao.com/?p=334
版权声明:允许转载, 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及此声明.

lifehake.org 的作者 Leon Ho 在文章“0 to 12000 rss subscribers: ways to attract more subscriptions”介绍获得更多RSS订阅的几种方法经验,通过图表的统计数据表明,如图。

http://www.bokeebao.com/wp-content/uploads/2007/02/WindowsLiveWriter/6_102DF/rsstongji_thumb%5B1%5D.jpg

他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把lifehake.org 的订阅从0 增加到了12000,而且可以看到是持续稳定的增长。相信这样的数据摆在面前,介绍的方法更具说服力。

全文输出代替摘要输出:虽然RSS Feed是一种通知的方式,但仅仅通知订阅者有新文章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将完整的内容提供给读者,有助于得到更忠实的读者,并节省他们阅读Feed 的时间。

关于输出采用全文还是摘要的方式,很早就有过讨论:

KESO在“东拉西扯:全文还是摘要”中说:“RSS对我,是一个信息聚合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更新通知工具。所以我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退订那些不提供全文的RSS。”“所有的RSS都应该是全文的,至于显示全文还是摘要,应该是RSS阅读器的一个选项,由读者自己来控制。”而且KESO还做了相关调查

布棉也曾在“RSS全文还是摘要 访问量还是影响力?”中说:“对于读者来说,最直接的阅读方式就会引起最直接的思考,如果读者看摘要觉得没兴趣而不点进去,那么你损失的可能不是点击率了,反而是你整篇文章的传播率。”

邀请读者订阅你的RSS:在你的站点上推广,并提供简便的订阅方式。在浏览器的工具条内显示标准的Feed 图标。

目前大多数BSP都提供了RSS输出并在模板中带有图标,最好我们使用标准的RSS 图标。我们还应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例如提供直接订阅到各种阅读器的图标。(博客报通过图层代码实现,同时节省了版面)。

内容为王:很简单为什么你会订阅一个RSS Feed?通常我初访某个站点被优秀的内容吸引并希望再次返回站点才会订阅。我想再回来是为了获取更多好的内容。内容始终是王道。没有具有吸引力内容,何谈订阅呢?

除了保证内容质量,我们还该保持更新。虽然不需要做到每日更新,但最好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

RSS 是带回和培养忠实读者的方式:坦白说我很少通过URL方式访问站点,相信我的订阅读者也同样因为新的内容通告才返回的。RSS是产生和保持忠实读者的方式,但却很难吸引到新的访问者。

确实RSS Feed 不会吸引到新读者,但Feed 服务商,例如feedburner、feedsky,甚至抓虾、google reader之类的阅读服务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推广机会,吸引到新的读者订阅。

提供替代的RSS Feed订阅方式:肯定会有人不使用Feed 阅读器,不要放弃他们。提供一种替代的方式,例如通过类似Feedblitz 的邮件订阅服务,以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邮件订阅Feed 。

之前我曾专门写过一篇“邮件方式订阅RSS Feed”,其中就介绍了邮天下FeedblitzR-mail 等几种相关服务。但并不清楚有多少人通过这种方式订阅博客报。本周特意利用Feedsky 的代码在首页提供了邮件订阅。

使用工具“优化?”Feed :就象网站需要快捷的方式和设置让人快速进入一样。提供方便进入和分享文章的方法。例如在评论区增加链接,增加链接到用户喜欢的网络书签,放置digg 文章的按钮等。Feedburner 就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些。

Feed 工具和服务将不断改进,增强各种功能,目前Feedburner 相对领先,但就象我在“窥探Feedsky新功能”里介绍的,他们也将提供更多的功能。而这些附加功能可以更方便读者的访问、收藏、评论,同时也增加Blog 的访问量和影响力。

===================================

另:之前博客报曾写过“怎样提高RSS订阅数量”,介绍了Anita Campbell 的文章”Reducing the Geek Factor in RSS”和吕欣欣的“如何增加你的订阅量”。其中一些相关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