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发福利
临近年关了,给兄弟们发些什么福利呢?阳谷县都头武松又遇上了“拦路虎”。
扳指算来,今年的进步真是不小:个人招工转干了,哥哥武大郎一家的农转非问题解决了,嫂子潘金莲也如愿以偿地在县纺织厂招了工。
武松想,虽说衙门里给兄弟们发了年终奖,但我们步兵内部的兄弟都知道,今年抓嫖抓赌扫黄扫黑工作做得不错,有些意外的创收,不发点福利封口,被县太爷知道可不得了。当然,额外发点福利,一则可以显示我武松到衙门来当都头为兄弟们办了实事,二则可以提高兄弟们来年的工作积极性。至于我武松个人的领导权威也随之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武松暗暗地搞了个民意测验,知道这些年来衙门里一直发的是苹果、橘子、雪梨、香柚,大家都不稀罕。可是,每人发些银两又担心县太爷知道了追究,怎么办呢?
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潘金莲也下班了,武松问:“嫂子,哥哥呢?”
潘金莲叹了一口气,说:“卖炊饼去了,还没有回来。”边说边向武松诉苦,如今人们都改吃面包和蛋糕了,谁还吃炊饼?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眼看年关越来越近,大郎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昨天烙的烧饼还没有卖完,今天不知道又要剩多少。
潘金莲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以前傍的大款钱员外,虽说年龄大一点,长相却比大郎好看多了,又会赚钱,不禁后悔起来。可是木已成舟,后悔又有什么用?离婚不是没想过,但离了婚就不能与暗恋已久的二叔武松在一起了。想到这里,她对武松这个做官的“帅哥”难免就多看了几眼。
武松被嫂子大胆的目光看得满面通红,只好回头,以维护“打虎英雄”的光辉形象。心里却在暗自忏悔:“我武松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怎么能在嫂子面前失态?”
潘金莲见武松如此,知道强求不得,便倒了热水,准备洗脸,顺便也洗洗心中不洁的念头。
这时,门响了,是武大郎敲的。
潘金莲赶紧拿了热毛巾,迎上去,开门。
武大郎接过毛巾,放下担子,随便擦了几下脸。
武松正待发问,却见担子里满是炊饼,不由得一阵心酸,最后还是低声安慰了一句:“哥哥,以后生意不好就早点回来,外面天寒地冻,别伤了身体。武二虽然工资不高,却也够一家人吃饭。”
武大郎说:“我本来是想早点回来的,后来看反正在家也是闲着,就收帐去了。”
潘金莲喜上眉梢,急切地问:“收到了没有?快过年了,你答应过今年为我买意大利皮衣的。”
武大郎勾着头,吞吞吐吐地说:“没……讨……到。只有城东的张三答应以货换货,用湖南的名茶‘君山银针’换这一年的炊饼钱,城西的李四也答应用上等面粉换炊饼。我想反正是讨不到,春节期间用名茶待客也未尝不可,就答应了。”
潘金莲当即大哭起来:“你这个死鬼,几十两银子一袋的茶叶,是你这样的人吃的么?我好命苦啊……”
武松见嫂子一闹,心里更不是滋味,就说:“哥哥,嫂子,你们别难过,让武二想想办法。”
武大郎说:“二弟,你别操心,你嫂子是这样的脾气,哭过闹过就没事了。”
潘金莲见武大郎这么一说,哭得更厉害了。她边哭边历数武大郎的不是,让武松在旁边听得坐也不好,站也不好,束手无策。
武大郎抽着闷烟,突然冒出一句:“二弟,反正也只有几十个炊饼了,你明天拿去分给你衙门里的那班步兵兄弟吧,他们跟了你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过完年后,我上街擦皮鞋去,既不上税,又是现金,而且还不要什么成本……”
“好!”武松打断了大郎的话,“哥哥,过几天你陪嫂子买意大利皮衣去。”
武大郎含着烟忘了抽。
潘金莲一句话没哭完就止住了眼泪。
武松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这年春节,阳谷县城的人都在议论着武松给步兵发炊饼当福利的事。很少有人知道,武松发给步兵的,除武大郎的炊饼以外,每人还有一袋“君山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