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如不动

(2007-08-16 15:10:46)
标签:

随笔/感悟

金刚经

如如不动金刚经:“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离即不取之义,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以名之,强名曰生。

 

——所谓“生”,是不得已勉强而说的。“生”其实是现前的意思。我们今天所现前的大多数是烦恼,不是菩提,不是般若。怎样才能做到菩提和般若现前?那个现前的意思,取名为“生”。

 

——怎样才能现前?就是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可以享受六尘境界,不可执著。换句话说,人的内心要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用现代话说就是:决不为外面境界所诱惑。而内心则“如如不动”,这是讲内心清静。“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就是禅定,禅定的作用即是智慧。
“端坐”也并不是一天到晚坐端端正正的。佛门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它的意思是意在言外,“坐”是不动的样子,是取心不动,不是身不动。

六祖惠能在壇经专门解释过,“禅定”即是“坐禅”,“坐”,要求“如如不动”,“禅”者是“不取于相”,这也完全遵照了金刚经上的说法。“念实相”就是无念,离一切念就是念实相。


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回归到自性。“闻”当然不是指我所选择从事的“新闻”,而是指反闻闻自性,视要反视回过头来看,就见到自性。凡是不知道回头的人,看到的是色尘,这就染污了自性。不懂“闻”的人,只听到声尘,也是染污自性。所以,只有会用心的人,才懂回头,佛法常说“回头是岸”,“反闻”就是“回头”的意思,我们人的六根接触六尘,要懂得在六尘境界里“回头”,回头不是后悔,折返回去,这里的“回头”是指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不受外面环境的蒙蔽。

 

在一切境界里面,保持不著相,不动心。“不著相”即“不取于相”,“不动心”则是“如如不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用“清净心”、“平等心”、“觉心”和“平常心”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身外的境界,如此才能真正观察透彻,真相大白。

 

体会到“如如不动”,就懂得该如何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遇的形势,心里知道自己的目标,又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能在不动声色之中,愈来愈靠近自己的目标,达到自己内心更高层次的清静。

 

如如不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