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柴立中
柴立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9
  • 关注人气:6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珍林自订年谱

(2020-03-21 11:18:58)
标签:

历史

文化

杨珍林自订年谱

[清]杨树 

 

自订年谱序

树自弱冠,先中宪公殉于官,为群子弟累,家中落。商太淑人以忧卒。黔中大乱。受室后,舌耕糊口,橐笔依人于蜀,于江右。十上公车,援例入内阁,居京师二十馀年,得一官。遭变,家口陨丧,庾子山云: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

往见前辈晚年乐叙生平,为后人告。余百尝辛苦,德薄无以裕后,然一生忧悲愉悦,时系于心而不去。在京曾自订年谱一卷,守蒲稍暇,取而补缀完书。窃计坎坷多故,【余初应童试,以中宪殉难,辍考。及丁商太淑人忧,服满,试高等,里人嫉,以为冒籍,又以为匿丧,郡守赵铁筠先生察其诬,取冠军。补廪时,文书为学辕礼书压搁婪索,文宗陆淡吾先生核准乡试。中后无人报捷,遣仆往探,言无名,越三日始知。公车十上,无成。兼袭世职,以俸养家。遭大府通裁世俸。补侍读,为人夺,吏部行查,经大学士麟文慎援例驳正,京察三次,始记名。授蒲州,值京师被陷,在城中几不脱。已而元配王淑人殁宜昌,孙男女二人相继殇。丁酉,保送御史,亦未记名。】【凤麟按:原为双行小字夹注,今以“【】”识之。】然居内、外官四十年,有不为习尚者二十馀事。【不拜认师生,不与人换帖称弟兄,不为人作寿序、墓铭求财礼,不请人分资,不向堂官求差事,不代人担账,不向人赊欠,不拉账出京,不招妓狎优,不夜宿于外,不饮酒至醉,不赌博,不当典衣物,不失色于人,不向人诳语,不占人便宜,不向人指誓,不与人互相代倩作文,不代人求竿牍,不结交部书、票号、铺伙,不与方外人往来。外任后,不以己事干求上司,不求朝贵函牍,不以节寿生育家下事招客称贺,不受同官属员馈遗,不荐幕友家丁,不滥用车票、马票(同乡通判莫自贤往归化,盐大使陈凤仪往河东,皆求车票,余各给车价以去,缘太原府向筦津贴有欠解者,差员往提,向来候补官皆向府干求,府亦以此见情。余到任后,一律裁去。)。事必躬亲,案无留牍。讞局无延搁之案,班馆无久押之人,官厅无守候之宾,衙门无游食之客。并无官亲族党在署,亦不招纳往来闲散之徒。马夫、厨役、裁缝、剃头等人,皆朝暮随时雇用,不私蓄若辈。】自著书三十馀卷,【《皇朝谥法表》四卷、《内阁撰拟文》一卷、《重订内阁票拟签支程式》八卷、《澡雪堂文》四卷、《澡雪堂诗》四卷、《求心得斋札记》四卷、《安顺杨氏谱》一卷、《楹联集句》二卷、《松窗小志》三卷、《自订年谱》一卷、】手缮书约百卷。【《古文读本》三十二卷、《古诗选》四卷、《纪评苏诗》八卷、《李、杜、陈后山、陈简斋、陆务观诗》各二卷、《虞伯生、刘静修诗》各一卷、《古今懿训录》八卷、《骈体文》八卷、《水经注摘录》八卷、《唐诗选本》八卷、《晋书抄隽》四卷。】【凤麟按:《辑稿》亦引录书名,惟有误字。】是皆于古人无能为役,然立身行己,求无忝于先人者庶几在焉。

光绪二十有九年六月初七日,珍林杨树自序。

 

杨珍林年谱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八月十五日未时生。

杨氏由山西迁河南,又迁安徽。【旧传故宅在歙县石灰巷。】明初,以指挥从征入黔。国朝康熙中,世雄公以守备官安顺,是为始迁祖。三传,以武职世其家。高祖讳正,【郡廪生。】曾祖廷柏,偕弟廷枏从军缅甸,战殁。【乾隆二十三年(1758),死将军明瑞之难。】曾祖母罗孺人,以守节旌。廷柏生祖中宪公经朝,中宪生父中宪公春发【字蓬芬,号畅园。曾祖母罗孺人、祖中宪公,《府志》均有传。畅园公崇祀乡贤。】【凤麟按:常恩《安顺府志》卷三六:杨经朝府处士。母罗氏守节,有传。经朝好劝人为善,常持《感应篇》《劝世文》等,逢朔望、佛诞等日于稠人中讲说之。寿八十卒。道光壬辰臬司李查举善行绅耆,公举至县申详,给教伦好义匾额。今子春发副榜,春魁武庠。”又吴寅邦《杨节妇罗氏传》:“杨罗氏,罗廷秀之女也。年十八归杨廷柏,生二子,长经朝,入《孝友传》。廷柏出师缅甸,殁于滇海。讣闻,氏哀泣不已,乃剪纸书廷柏年庚,招魂具棺而葬之,遂矢志守节事亲,终身茹素。袁凤喈太史坊联云:忠奋捐躯,痛万里长征,血泪直倾滇海;孝思赐类,冀卅年苦节,贞珉永峙黔山。盖实事也。先是廷柏之父杨震为郡诸生,以训课糊口。生六子,而四子殁于军,其皆未婚无子,惟廷柏生二子焉。至是家愈贫,氏事翁姑极孝,炊则以米蒸饭供二人,而自采瓜菜煮粥食之。姑病痢,氏惟衣一单衫,外系围腰一幅而已,时以围腰拭便液。居梓橦阁,门固临河也,持入洗之,日数往复无倦容。姑病愈,外族罗氏丰于财,且为营弁,岁时召请,氏辞曰:我一人醉饱,如老姑幼子何?日教二子贸易谋生,家少裕,诸孙得从学就傅。后长孙春发,中嘉庆戊寅乡进士,乃建坊东门外。氏年七十三卒。”(《府志》卷四二)】中宪以嘉庆甲子(1804)入府庠,戊寅(1818),恩科副榜,就职教谕。始娶祝淑人,继蒲淑人、戴淑人,生子皆不育。道光二十年(1840),商淑人来归,【淑人籍浙江,外曾祖贸迁至黔。相传为淳安商文毅之后,为浙望族。外祖承濬公号晴轩,妣蓝宜人。无子,生五女。淑人,其季也。后以某官,貤封。】以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八月十五日未时生某于南街本宅。【小名汝成,取《西铭》“玉汝于成”意。就塾后名复,榜名树。始生甚弱,乏乳多病。】

先高祖住宅在今梓潼阁街,【后为中宪公售去,价作罗孺人建坊之用。坊在东门外牛场。】先祖起家后,移居元坛庙街。【宅后分与三弟枝,今售去。】道光十五年(1835),中宪以食口繁衍,旧宅不能容,购南街苏氏宅改建。时仲叔父奉政公春荣已殁,叔母陈宜人生伯兄豫;【小名汝长。】嫂李氏。豫早亡,李孀居,生子长开元,【小名庚寅,号伯启,娶胡氏。】次均元,【小名龙骧,号仲平,娶吴氏。】女一。【适安平黄鸣珂,任江西南安府。】三叔父奉政公春魁【武庠,号梅亭。】叔母张宜人,生子长桢,【小名汝恒,派名恒,号子幹,邑庠。】娶周氏,生子抡元,【小名善庆,更名培元,号灌三,江西候补府经。】续娶赵氏,生子体元;次升,【小名金桂,号寅谷。】娶梅氏;【无子。女适黄明,湄潭教谕。】三丰,【小名汝达,更名如,号洛九。】娶刘氏。【生子三元,庠生。夭。】张宜人殁,继梅宜人。【无出。】道光十七年(1837)移新居。【南院五楹,两厢各二间;北院三楹,对面三间为典肆,有门通蒋衙街。南街开正门,铺面十二间。周围皆石墙。】

府学文庙落成。先是,广东盐[]运使宋云皋劭谷(府学廪生、辛未庶常散馆工部),以道员丁艰回籍,见庙基湫隘,且就倾颓,有兴修意向与中宪公学,约出款首倡,属中宪公董其事。及升都转后,致千金交郡守宋庆常,督催兴工。中宪公复集绅士廿馀人,远近劝捐,集资万金。经始于道光十七年,至是落成。从叔父梅亭、从祖叔父实之春华、从祖兄健庵乾,各捐资四百金均议叙八品衔。某少时犹及见当事数人梅升庵克秀、梅我香克熏、陈太原道汾、刘新庵德铭。今此数家皆式微,宋云皋无子,继嗣亦衰歇,而寒家犹书香绵延。即此见祖德之厚,后世子孙,宜永永戒慎,勿替中宪公栽培也!】

郡守朱德燧修建冬济堂,饬中宪公经理。【公捐款七百金。在东岳庙左。每年十月初一日起收养贫民,二月初一日止。人日给米一斤,有炉火、草荐备用。又立有施棺会,贫不能葬者给之,有葬费数百文。经理年馀,至次岁始告成。】

修始祖、二世叔高祖石坟;改始祖山向,竖大碑。

二十二年壬寅,二岁。

弟汝開生。【后殇。】

中宪公捐建县学文庙两庑、礼门、泮池。【预修县学者为邑绅刘某诸人,以亏累停工。邑令多龄饬中宪公成其终,于是捐资补修,不募他人。约垫款三百馀金。】

二十三年癸卯,三岁。

弟汝闢生。【庶母胡孺人出,后殇。】

二十四年甲辰,四岁。

中宪公为从兄升娶梅氏。

二十五年乙巳,五岁。

五月初十日,弟井生。【小名六一。时中宪公六十晋一,因以命名,后即为号。榜名枚,府岁贡,选授广顺训导,升瑞安县县丞。】

凤仪书院落成。郡旧有习安书院,在城西南隅,后改为县城隍庙地故卑隘,中宪公相吉壤于莲社塘街,万寿宫龙亭后请于提督张壮悫公国相,许地易之,以本营地故也。张公曰:“培植士类善举,吾可不玉成之?”移咨贺中丞耦耕长龄,捐畀兴工。经始于道光二十一年,至落成。凡为院九屋百四十间,有仓圣祠、尹公祠、讲堂、斋舍、山长住宅、书斗所居,及仓廨廒库、藏书之楼具备。捐银八千馀金,又捐洞口租谷四十石为奖费。后洞口田为斋长周泽钟卖去,得银八百馀金,郡守周竹楼夔因办军务去,遂无存。

二十六年丙午,六岁。

郡守朱德燧重修习安试院,饬中宪公董其事。【捐银四百金。】

二十七年丁未,七岁。

七月,附陈太原宅【在同知巷。】从师郭先生。【元勋。邑庠。郡俗:午节,从师弟子许展假一日,师款之,各给以扇。某见之,向中宪公索,公曰:“是非读书,不能得。”因请入学。以七月上馆,及冬归,授《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皆成诵。】

二十八年戊申,八岁。

附吴开福宅【在东街。】从师赵省山先生。【钟棫。邑廪生。居城外华严洞,为明通政赵至刚公侃后。训迪甚勤,“四子”【凤麟按:四子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诗》《书》,为讲大义。于是渐解文理。】

中宪公以修文庙涉讼。【郡绅李锦屏【凤麟按:安顺人,参与纂修《安顺府志》。】等八人控侵蚀学宫款项,经郡守胡公咏芝林翼(湖南益阳人,后升湖北巡抚,谥文忠)讯断,具禀抚藩,斥其诬,奖中宪公急公好义,为地方难得之绅士,深堪嘉尚云云。】郡守胡林翼饬中宪公挑濬河道。郡城居南干龙之麓甚高,无通津巨川,有两溪涧自东、西城角入汇城中,沿南门出,岁久失修,河腹与岸平。胡公檄中宪公浚治,于是与郡绅分段修理,中宪捐建黄古井石桥、石堰各一。挑挖望春台、碧漾湾、东岳庙、南水关等处。又以馀力添建铜匠街铺面十间,按岁抽租,为濬河之用有石碑嵌墙间。后以经营数易其人,租银干没,不可稽察矣。中宪公为从侄开元娶胡氏。

二十九年乙酉,九岁。

从赵先生读。九月,侍商恭人省外祖晴轩公于贵阳。【外祖殁,葬汤家山,地在省城东门外。】邑令魏承柷【将侯。湖南衡山人。】【凤麟按:《府志》作衡阳人,举人,二十八年任普定县知县。】改建县城隍庙于习安书院故址,饬中宪公修理。【捐款四百馀金。】季弟济生。【小名得三,榜名枝,安南庠。庶母胡孺人出,号炳南。】

十年庚戌,十岁。

从赵先生读。仲弟附焉。【先生督课,每日使有馀闲。散学或早,中宪公常以所诵叩之,不熟,仍命摊书朗读,以数十百篇为率,自后稍强记得力。又常以题私作破、承,中宪公见之,越一年,始命作八股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原本人间词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