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顺府志卷十六

(2019-06-03 08:56:17)
标签:

文化

安顺府志卷之十六

知安顺府长白常恩纂

 

地理志

形胜

有形势,而关塞之险以固;有名胜,而山川之灵以宣。形胜,固志乘之所宜详也。安郡为省会上游之冲,盘江之桥锁以铁,白水之瀑悬如布,使节所临,时留翰墨兹采各书形势之论于前,而名胜之区列为八景以附于篇。志形胜。

 

安顺府

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形势雄远,屹为襟要《方舆纪要》。冲要剧地《明一统志》崇山峻岭为城廓,惊涛急流为沟池,实冲要剧地《贵州志》众山环绕《卫志》西南冲剧,夷汉襟喉《旧志》土厚水深,川潆峰列《一统志》辐辏逶迤,扼塞强固,边鄙都会,滇黔要区《旧志》山川扼塞,民夷辐辏,襟带楚粤,控制滇蜀《黔南识略》地踞省城上游,为滇南孔道,真腹地中之雄郡也。郡以东地势渐平,原田每每,流泉灌注。滴澄、鸭池诸河之水,北入陆广河,以达乌江而围绕于安平、清镇之间。郡以西,则地益高,山益峻,重岩复岭,虽新驿出于郎岱,旧路经自永宁,而地瘠民贫,要隘四阻,行者几回九折之车矣此又一郡七属之形势也《职方纪略》

郎岱厅

东接水西,西连关岭。昔为苗窟,今作坦途《贵州通志》崇山峻岭,四面拥护如城。自镇宁州西行,甫入厅境,即层层上跻,高入云表,虽打铁关、拉邦坡为新驿所经,商贾往来,行人辐辏,而鸟道羊肠,泥丸可封。西陵又作西林渡奔涛骇浪,又复环卫于前,真府属中最要之区。且水西诸厂由厅捷径达,肩承背负、攀藤附葛者,终日络绎不绝《职方纪略》

归化厅

云连北壁,翠积南山,东倚板当,西凭康佐《贵州通志》厅境皆层峦复嶂,僻处一隅《职方纪略》

镇宁州

州介滇粤之间,山川险阻翼带南垂,亦为要地《方舆纪要》重冈复岭,众溪环流《明一统志》山岩险阻,林箐蓊郁《广舆纪》泉称既济,洞号巢云河流贯城,山峰插汉《贵州通志》山川险阻,翼带南垂,亦为要地。城东百里有九十九陇周百里,两水界其左右,内藏九十九陇。道通一线,四面奇峰插汉《黔南识略》

永宁州

山川险阻,林箐蓊蔚控御边陲,特为保障《方舆纪要》山川险阻,林箐蓊郁,阻以重山,环以众岩《明一统志》盘江襟带,关岭峥嵘金城独镇百蛮,天堑足雄诸部《贵州通志》山川深阻,林箐蓊翳,扼黔蜀滇粤四省之要害咽喉重地也《黔南识略》

安平县

背负重冈,面临沃野,山川环峙,控扼要冲《方舆纪要》山拥村墟,水环郊郭平原沃壤,地当冲要《贵州通志》

清镇县

肘腋会城,控扼孔道,襟带山川,拒塞苗左,西偏要地也《方舆纪要》北蟠炉岭,西扼滴澄,为省会之藩蔽,当滇路之咽喉《贵州通志》《明史·地理志》滴澄河即陆广河之上流,西北有鸭池河,即乌江。自鸭池河逆流而上十五里,河身逼仄,水深且驶,界连修文、黔西,两岸悬索,布板其上以渡,名曰索桥,一名飞桥,悬岩绝壑,舍此更无别路。前明安酋踞守河西,恃此作叛,盖扼险要区也《黔南识略》

 

合郡八景

东塘龙跃安顺。在城北门外十五里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固也。然龙之有无,不可得而知也。东塘周仅百丈,深不可测一镜涵青,群山拥翠,父老亲见龙之跃者非一次矣。旭日当空,朵云忽起,塘中水涨如潮,光彩陆离,纵横射目,时见爪牙盘旋,极力上腾霹雳一声,大雨如注倾刻之间,塘水停涨如故,则信乎东塘之有龙东塘之灵也,而不仅东塘之灵也,安郡传有龙之潭者甚多,而见龙之跃者常少,故取以为合郡八景之冠。地灵也,而人杰亦与焉矣。

南极星辉郎岱。南极山在六枝汛南,距城六十里

老人一星,在弧南,明大则人有寿,天下安宁。岱邑志谓此山应弧南星,山下居民咸多寿考。夫箕畴以是为福之首,而居是山者,黄耇独多,则老人一星,然在目,故可为斯地征耆英矣。

山征仁寿归化。山在厅署前左侧

厅署前左侧一小山,圆洁如印,形家以印星呼之,故谓之印山。前人刻“仁者寿”三字于石上,则操柄者固将以行仁民之术,而寿世保元,胥于是乎在矣。山之幸,即民之幸也欤!

洞历清凉镇宁、普定名粮仓洞,《通志》入安顺。询之山僧,则为镇宁属。今两载

“天开一窍,内外通明”,此《通志》之所称也。俗传为孟获屯粮处,山麓有旧城垣,故址存焉。今寺僧于后洞增修禅院,凭栏远眺,爽气迎人,云影天光,恍在座中矣。

瀑飞白水永宁

建有望水亭,在对面山半,以便流览。至瀑布之胜概,已详于前贤文记中,不赘。

米遗青山普定。又名天龙山,俗名老青山

层峦叠拥,高插云汉。山足则环以九溪之水,山半有乌龙洞。行人至此,小憩始能登也。拾级而上,古杉大数围者,环列道旁,至山顶俯视,则诸山皆如儿孙矣。米在藏经阁后竹林下,传建文至此所遗。竹林方圆不过丈之地,米杂落叶中,披叶寻之,色黑而质坚,形体宛然,轮廓毕具。有半截者,有全粒者,居民取以疗腹胀、心气痛之疾。或以酒冲服,或以开水煎服,气如陈土,亦往往有效。凡至寺者,无不取之也。有贪而欲多取者,遍扫落叶,已无所见矣。顷易一人复寻之,则颗粒宛然。盖历数百年不见其竭也,亦造物之奇矣。

珠泉喜客安平

详《邑志》八景。按:八景中,惟喜客泉最为著名,且历经名贤题咏,故合郡八景之中特取此焉。

炉岭焚香清镇。名香炉岭,在城北

炉岭即云归山,在城北三十里高出云表,山上有泉,清邑中惟此特高云气拥护有古刹,极为幽邃,亦山之以形胜传者矣。

 

郡城八景普定同

笔峰耸翠 圆通寺后文笔,前贤建以培风水者也。由大悲阁后石磴而上,古树槎,窄径盘曲,至塔下乃平。春晖明媚,桃李满城,游人瞩目,真不让洛阳之花矣。炊烟之痕,散为游丝,袅袅晴空,与云影天光相荡漾。远视平畴蓑笠,聚影东皋,时有黄鹂飞鸣,助人清兴。回观塔中篆刻,古色陆离,则又贶我文机矣。

砚石濯流 东水关左侧,斜铺一石,与府学地脉相接,《通志》谓之砚石。沦漪旋绕,苔痕晕碧,游其间者,令人有石上题诗之概。

高楼伴云楼在府署左侧,名伴云楼 郡城之楼最多,然皆据一面以临三面,不能全览景物。尊常公始建此楼于署中,以培风水而备形胜,故四面皆疏棂。凭栏瞻眺,万瓦鳞铺,九陌绣错;远而瞩之,川原在目,如指掌。而望云物以节宣气候[],燮理之官亦有助焉。

曲波泻月 郡城河,自二十八年胡太尊林翼疏通后,两岸皆加修砌。当鸭头新涨,蟾彩初圆,一波三折,荡漾中流,沿岸溯洄,所谓明月前溪后溪者,古人不我欺也。既思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则兴致又超然矣。

星阁春暖东门文昌宫 观察张公经田署郡守时,创修文昌宫于东门,其联曰:“星阁凭临,蔽万千间寒士厦;人文炳蔚,现十七世大夫身。”盖至斯宫既成,城中科甲日盛,其有关于风水者良非虚也。春晖在望,文士夥集,景仰前贤,实获我心,而春官之属于是乎在。

文苑秋明今凤仪书院,在城西 新建凤仪书院,在城西莲社街,规模宏敞,形势颇佳。莲社为前辈读书会友之地,庙曰狮子林,与书院相近。秋高气爽,散步凉天,访古人之遗踪,增文章之佳趣,则艺圃之设,诚为有裨。

钟惊旅店钟鼓楼 钟鼓楼跨十字街,为滇粤必经之道,故各大街旅店最多。过客之投宿者,制衣甫解,马瘏仆痡,问夜如何仆仆就枕,而楼头百撞晨钟,倏惊客梦。不遑启处,秉烛治装,匆匆启户,则月钩挂树,日影未升,始知为钟之催我也。噫!楼高声远,倍胜于鸡鸣之关矣。

花映文场习安试院,在城北 试院旧基甚隘,累经改建,皆增号舍而已。三十年经太尊常公自为相度,买民居以广之。一切位置,皆手自经营,不惮风雨,亲为督课。工役既成,复移古梅、碧桃、翠竹、苍松之属,遍植庭院中,与旧日之古株互相辉映。风檐寸晷,得此鸟语花香开人灵性,则试院之成,岂仅夸规模之宏壮云尔哉!

 

安郡城外八景普定同

东皋晴眺 郡东门外数十步,先农坛神祇坛在焉。过此则昭忠祠、关圣行宫也。凤凰一山,特近城垣,足拖数里,苍苔绕径,翠藓铺茵。龙泉之水,滃然出穴,清浅漪,流注阡陌。当上巳[]踏青之节,霁日初晴,游人如织,有怀欲吐者,辄不禁舒啸东皋矣。

西市夕阳 西门城垣外,逢午日,百货皆集,不下万人也。晓市喧阗,不待言矣。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老叟醉而扶藜,幼童趋而负橐,伴侣相逐,笙歌互答。龙井之山色已沉,马辔之鸾声未绝,登城俯视,真太平景象也。

金钟扑[]金钟山,在城东二里许 山多竹木,一径曲通,鸟语花香,颇增幽趣。寺房开一面以对城,推窗则烟火楼阁,万象在目。回听老僧话禅,铃圆磬彻,转觉红尘世界,无此清凉矣。

石蕊凌波 三岔石花,其灵异之说,备见前贤诗、记中,亦安郡之奇观也。

雨来云鹫在城东四十里 云鹫一山,卓立如笔,险径逼仄。登其上,有古刹焉,俯视则万仙洞等山皆在眼底。时有云气往还,居民以之卜雨。烈日腾空,大风绕树,仰视云光一缕,盘绕山头。倏而拖墨霏烟,氤氲密布,凉气袭人,倾盆大注矣。触石肤寸之说,不必登泰山而后可验也。

岚拥飞虹 山形瘦削如螺,苍翠攒簇,挺立于群山杂沓之中,如长虹坠地。县拔贡梅克薰题额曰“天外飞来”,信不虚也。霁日初晴,岚光时拥,登临者每多题咏。山为明建文所经,已备载山水志中。

山洞读书城南华严洞,山名读书山 洞极深邃,非秉烛不能游,惟洞口宽敞,夏凉冬温,游人常寄兴焉。前辈讲学楼中,颇称名胜,故洪学使亮吉诗云:“万峰深处掩禅关,百顷平田水一湾。我借薄游来劝学,芳名应肇读书山。”

教场观射 北教场形势雄伟,基址敞宏,为通省之冠。官操而外,习射者皆至其间。父兄师长教其子弟勖以志正体直,勉勉循循。游于此者亦可以观德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