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山夜雨

(2007-02-09 13:12:31)
分类: 生活随想
    昨夜--准确的说应该是今日凌晨下了一场雨,哗啦哗啦惊醒了酣睡中的我。听着窗外雨点啪达玻璃窗,跌落在地板上的声音,我忽然不知我身在何处?是否我已经回到了我的家乡,感受故乡的夜雨?
    我的故乡在四川,那里在秋日经常下着“巴山夜雨”。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夜雨,是晚上下的雨。之所以有巴山夜雨的说法,是因为四川这个地方秋季下雨总是晚上,而白天一般都是秋高气爽。短短的四个字,很贴切的反映了四川的天气状况。
    我不知道是谁最早运用这么精辟的词语来形容四川的天气,只记得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短短的两句话中,诗人两次提到“巴山夜雨”,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而第二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却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
    李商隐借诗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在诗的意境中与妻子一起共赏“巴山夜雨”。是呀,巴山夜雨是冷清的,带着瑟瑟的秋风,击打着门窗,让在异乡的游子感怀凄凉……。但这凄凉、冷清的巴山夜雨却是生活在他乡的巴蜀游子所熟悉的,所感怀的。他乡没有巴山夜雨,没有经过夜雨冲刷过的干净的早晨,没有在茶馆里摆着龙门阵的人们,没有让人全身酥软的掏耳朵的服务,没有令人垂言三尺的钵钵鸡,没有,一切都没有……
    怀念故乡的巴山夜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歌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