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蝉悲泣,宿命轮回--《崇杀篇》谜团与浅析

(2008-08-14 19:09:25)
标签:

动漫

寒蝉鸣泣之时

杂谈

《寒蝉》整个故事分为多个独立的篇章,每个篇章有独立的故事与案件,但也有相通之处,即:富竹和鹰野的死亡,梨花的死亡及最后的有毒气体爆发。这一系列最主要的谜题,在动画版《寒蝉》与《寒蝉解》中亦有比较明确的解答,但一些篇章中仍有一些细节令人费解,其中谜团最多的就是《崇杀篇》。

 

(以下讨论均以《寒蝉》共48集的动画,小说版《崇杀篇》及之前部分为基础。)

 

《崇杀篇》讲述的是圭一为解救沙都子而杀死虐待她的沙都子的叔父一事。由于动画版的解释,我们已经明白富竹、鹰野、梨花、入江的死因,也清楚“雏见泽大灾难”的真相。由于动画的一笔带过,这个故事的核心谜题就变成了,圭一到底有没有杀死沙都子的叔父。对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小说中对圭一杀人的部分描写非常详细,虽说当时圭一已经是LV5,但如果龙骑士07最后告诉我这一切都是圭一的幻觉的话,我会撕书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佐证,后面将会列举。

 

如果基于“圭一确实杀死了沙都子的叔父”这一点来讨论,那么主要的矛盾之处有三:一、沙都子说叔父回到家里了;二、尸体不见了;三、同学们说圭一有参加棉流祭(其实当时圭一在杀人)。

 

对于第一点,我的解释是:沙都子的幻觉。在小说中可以明确的看到,在被圭一“杀掉”后,叔父并未出现在任何人面前,一切都是沙都子的描述。鉴于当时沙都子很可能已经是LV5,她产生叔父回家的幻觉并不奇怪(更何况叔父的虐待应该就是她发展到LV5的原因)。甚至在圭一打算再“杀掉”叔父,提着柴刀(柴刀跑圭一家去了orz……)去沙都子家时,仍未见到叔父叔父本人。只是此处有点小问题:圭一为了判断叔父是否在家曾仔细观察过桌上的饭菜,并提到“两人份的菜”。描写中并未说明另一份菜有没有被吃,但圭一应该不会已经不清醒到看不出到底有没有两个人在吃饭吧?还是沙都子把两个人的都吃了?(orz……)或者沙都子假想中的叔父发脾气,饭被打翻了?总之这点还是能解释吧。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魅音和蕾娜将尸体转移了。由于圭一回去找尸体时,找到了挖坑时用于照明的手提灯,并且不管是圭一还是大石的手下,都认为“这里被挖过”,所以,藏尸之处应该不会错。顺带一提,小说版与动画版在此处有点不同,小说版中圭一一共挖了两个坑,但第一个坑是在白天挖的并不需要灯,并且这个坑没有被填上,所以排除了挖错坑的嫌疑。由于在罪灭篇中有过伙伴们帮蕾娜藏尸的情节,并且圭一杀人前曾给魅音打电话让魅音察觉到了他的不寻常,所以魅音完全有可能凭此推测到圭一的想法和将采取的行动。这一推测的问题在于,沙都子说出“叔父回来了”是,魅音和蕾娜并未表现出任何惊讶,甚至态度诡异。当然,鉴于小说是以已经处于LV5的圭一的视角进行的叙述,所以这些主观感受气其实并不可靠。(别忘了鬼隐篇的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第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全体人民做伪证。……其实这相当没有说服力,因为难度太大……毕竟,作证的不仅是魅音蕾娜,还有好几个学生,而且证词的丰富和详细简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何况,这只是对圭一说的,如果要成为面对警方(特别是大石)的证词,那么就需要更多的人(包括许多成人)的证词。(顺便说句,他们证词中描绘的与棉流篇中祭典的过程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最后圭一没有被诗音引诱走,而是留下来看完了梨花的表演。)光凭魅音一个人能不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就算有,让证词如此完美真的有可能么?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想起了皆杀篇中全村人为了解救沙都子全部团结起来的情景,想起了大石说“就算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也不会被抓,因为不会有目击者作证,而且还会有很多人证明凶手当时不在现场”。既然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那么全村人为圭一作证也没什么不可能。千万不可以小看雏见泽的人啊。

 

综上所述(orz……),事实是:圭一杀死了沙都子的叔父,朋友们帮他脱罪,但由于沟通问题,导致圭一认为这世界闹鬼了。其实现实不仅正常,而且还很美好。在这个分析中,我得到的经验是:不可以全盘相信LV5说的话。

 

关于第三个问题的题外话:在罪灭篇中,蕾娜也遇到过这个问题。自己明明在雏见泽,找她的人却说她在兴宫。同理可得,这很可能是魅音放出来的假情报。这个只能以后再确认了。

 

P.S.关于叔父确实被杀的另一佐证:在最后的“雏见泽大灾难牺牲者名单”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死亡”,而叔父是“下落不明”。还有,沙都子也是“下落不明”,诗音是“在医院中自杀”。

 

P.S.的P.S.再次发现动画真的是什么都没讲清楚。在动画中,崇杀篇完全是个不解之谜嘛。原作好原作妙,原作呱呱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