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他们的死买单?
(2009-03-30 05:37: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随笔 |
这样的现象全国各地都有,有的地方甚至一个星期里面发生四例,很有必要引起重视!
多次听到有关一些学生因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而自杀的消息。有关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地强调要减负,想使学生学习压力减小。事实上呢?
“昨日凌晨,浏阳市大瑶镇16岁的高一女生小露(化名)的花季生命戛然而止。当地公安、教育部门初步判定,小露是从女生宿舍跳楼身亡。
昨日上午,记者在浏阳市二中校长休息室里看到,小露的母亲悲痛欲绝。‘早上6时,我们刚起床,听到外面有同学大叫。大家跑到门外一看,小露直挺挺地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与小露同寝室的一名女生说,她们住在5楼寝室,谁也不清楚小露是什么时候出事的。
早在几天前,老师就发现小露情绪有些不对劲。‘24日,老师告诉我小露不吃饭,让我们来学校看看。’小露的妈妈说,她回家后对女儿不放心,第二天又给老师打了电话,老师说小露已经开始吃饭了。‘没想到今天就出事了!’
小露的父亲是摩的司机,母亲在家务农,家境清贫,成绩优异的小露是家里惟一的希望。‘小露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非常看重的一个学生。虽然她一向寡言少语,但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该校高一年级组长肖承武老师说,近一段时间,小露跟班主任说,不太想读书,班主任也多次和家长沟通。‘孩子可能是觉得家里比较贫困,总想把自己的成绩搞得更好,过大的压力让她走上了轻生的道路。’”《浏阳大瑶16岁少女跳楼身亡》长沙晚报2009年3月27日
2004年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高中生陈薇和陈艳玲,因不堪学习的压力的重压,选择拥抱着从楼顶跳下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她们在遗言中写道:“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让我喘不起气来……学习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个好的将来,不要像我竟输给了学习。所以,我必须选择离开。”
……
这许多的活生生、血淋淋的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
“他们学校抓得紧!,我要让孩子到那读书”。
在择校时,家长首先就认为管得严实就是好学校。在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时,也是单一地从考了多少学生这个角度来衡量的。上级考核一个教师的优劣时,也是从成绩好坏来决定的。这就导致了教师要生存、学校要突出,必须走应试教育这条路,必须死抓成绩不放松。
于是乎,连高中生——一个堂堂正正的成年人了,也被学校安排从起床到就寝都有老师管着的全程监督状态。正如一个曾经晚上逃出学校到网吧上网的学生所讲的那样:“我讨厌呆在学校,就像坐牢一样!”他爱好文学,自己有时候写博客,有时候和他兴趣相投的朋友聊天。当我们一个个劝他回去搞学习的时候,他扔下了一句话:“没办法,那样我会崩溃的!”他走了,留下了一句心酸的话,让我们好一阵心惊。
学校抓教学质量无可厚非,问题是抓教学的方式是不是只有死缠烂打,揪住学生像机器一样不停歇呢?
每一个懂教育的人、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在压力之下,即使同样的事情,与自我主动求知
作为家长也应该摆正心态,应该把孩子的是否在往兴趣方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对于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能否有意义地愉快地生活;对于一个人真正的富有生命质感的成功,就是他是否在他感兴趣的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有一次期末考试,我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因为她的孩子比我的孩子高几分,而总在我和我的孩子面前炫耀。当着我女儿的面,我一再笑着祝贺了,她还不知耻。那时候,我真想骂她一通……终究,我没有骂,那是因为我更希望孩子在不动声色中,淡然地看待一切。只要她以后努力就行了,少几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一直认为只要孩子成绩不差,对学习也还感兴趣就行。
作为家长对应试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不能老是要学校老师一味地提高成绩……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在一般人眼中,学生压力大多来自学业。然而近日浏阳六中针对三个年级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却让人大为吃惊:相当部分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来自家庭的过度期望与要求,这导致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未来一片茫然。更为严重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焦躁、自卑、孤僻等心理障碍,自杀、出走等事件的比例逐渐增加。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过大压力近五成来自家庭的来自“望子成龙”。
“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想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结果让所有老师都很震惊。”教育处主任周建辉讲问卷中学生回答‘你认为目前你过大的压力主要来自哪’的情况,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分别有46.5%、54%、46%的人选择了“家庭的期望与要求”。
“很多父母言语上不说考好大学,行动上却处处透露出他们这种迫切的愿望。由此,当他们越对孩子好,孩子就越会感觉到压力大。”该校心理辅导专职老师蒋白露说,而且多数家长只要一有机会就和孩子谈学习,这让孩子的情感需求无法实现。“我接触过一个单亲家庭的男生,改嫁的母亲对他很好,但跟他说的话从来只有两句‘攒劲读书,把书读好’。”
……
当我们明了了孩子的压力所在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家长首先要改变唯分数与听话的教育倾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家长很多都存在着分数教育和听话教育的倾向,进而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考试前,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考试后一旦失常不满意,学生就有了心理负担。家长们不懂得循序渐进提要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赶前进的科学方法。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使其稳步前进。这种方法可减轻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坚定其学习信心。另外,孩子学业成绩的优劣与在校表现密切相关。家长应多与老师取得联系,交流孩子的表现,以探讨帮助其克服缺点的方法。听话教育,往往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影响孩子独立教育扼杀孩子个性的发展,影响孩子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听话教育扼杀了我们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讲,这一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一不良传统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有一个事实,是对这种现象最有利的说明。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人数是华人的40倍,可犹太人和华人的智商水平却不相上下,有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不同所致,所以我们不能再只重视分数而忽视能力,只注重听话而忽视独立与自由。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做人教育。只有学会做人才能使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孩子知道了怎样做人,他就有了是非标准,也就对其需求与欲望有了合理的选择与追求,从而让他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他(她)的成功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然他(她)们分数再高也是没有用的。1991年11月1日,美国爱荷花大学发生了一起令世人震惊的事件:中国公派留学生卢刚枪杀了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和4位美国教授之后开枪自杀,卢刚学习成绩突出,可以说是高材生,可他去嫉妒山林华比他强,从而做出了骇人听闻的错事,如果他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他会犯下如此大罪吗?如果他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会落在山林华的后面吗?
第三,家长要学习一些家教知识,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他(她)学起来才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呢?就是要从孩子的爱好入手,从他(她)的爱好中发现切入点,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找到共鸣点。其次,家长可以在住所周围或亲朋好友中,为孩子找一个同年级或相邻年级表现比较出色的孩子,邀请其来与孩子一道学习或带孩子登门求教,以使其受到“近朱者赤”的感染。
第四,家庭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学习。家庭环境包括适当的空间、合理的时间和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处于乐学的环境之中,玩得开心,就学得舒心。
如果我们的家长能恰当的做好以上几点,我们的孩子的学习压力将会大大减轻,甚至于一点压力也没有,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创造成功的人生。
当然,作为上级部门——教育管理体制的制定者,也应该醒醒了,必须从体制上革新.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懂得学生压力过度存在有很多负面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人不能没有一点儿压力,适当的压力,能使自己进入生活和学习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教育学生学习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掌握一些调整观念和行为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第一,压力适度,要举重若轻,不要举轻若重。学习压力是正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意外情况造成的,没有必要过分紧张。第二,适应性好,要有条不紊地、有节奏地生活和学习。感到学习有压力时,最好是给自己列出一个清单:你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么﹖有些知识还不熟悉,原因是什么﹖针对每一门课程,你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外界有什么干扰因素﹖最后制定月、周、日的具体行动计划,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成效的。第三,承受力强,要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自己。考试前,我们总是会想到上次考试的名次,这次考试能不能把名次往前提,还是会更落后。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些事情焦虑,更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落后而气馁。只要我们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上,踏踏实实地做对于自己有可行性的事情,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体验到成功,看到希望。第四,变压力为动力,要建立适当的目标。在考试前要有一个基本的目标,但也不要把分数高低看得过分重要,只要努力去准备,尽量争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们最切实的目标,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
压力适度,承受力强,适应性好,变压力为动力——这正是“轮胎”的特点,那么,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就来做一只最好的轮胎吧!气不足,就打点儿;气太足,就放掉一点儿,无论在哪里使用,什么样的路面,轮胎都要能够适应,并且跑得轻松愉快。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一只最好的轮胎,还要有“备用轮胎”——这就是面对压力的平常心。
一个朋友说她的一个加拿大的好友向她描述她曾经的高中生活:一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的上课,其他的时间就是自己去阅读室找资料,参加各种社团,学习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业余爱好,在高中拿了驾照,还有做义工,做兼职,举办或参加各种朋友聚会PRTY。越到高三越觉得生活幸福放松生活充实。现在回想起来,最美好的就是学生时代,特别是中学时代。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能这样做吗?有这样的时间和兴趣吗?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压力,应该从给予他们空间开始做起,包括心灵的空间与时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