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罗格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价
(2008-08-25 11:49:23)
标签: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罗格杂谈 |
一九九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则被评价为“历史上毋庸置疑最出色的奥运会”;
一九九六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最有特色的奥运会”;
二000年悉尼奥运会被萨马兰奇盛赞为“最成功的一届”;
那么这次对北京奥运会如何解读书罗格用了“无与伦比”这个词来形容北京奥运会呢:
1)志愿者
170万人创奥运史之最
数字:本届奥运会共有170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创奥运史上之最,创中国志愿者服务之最。随着奥运赛事的展开,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已全部上岗。在奥运场馆的2940余个工作岗位上,赛会志愿者身披“祥云”,高效运转。
在托举起奥运的无数双温情之手中,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群落——奥运志愿者。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告诉记者,奥运村里就有4400多名志愿者。“他们每天要面对16000多名运动员和体育官员。前几天很热,很多志愿者都中暑晕倒了。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先喝像十滴水一样的去暑药。奥运村每天就有17000套床单换洗、12000多袋衣服换洗、52吨生活垃圾要处理。”
而此前,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高达112万之多,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207万人。这一数字曾令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感慨不已:“中国人民奉献奥运会的热情超乎想象。”
170万民众的踊跃投身,使中国在赛事之外拿到了“另一枚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无论谁获得的奖牌最多,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志愿者们赢得来京人士的由衷赞赏。”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说。
2)
城建
地上地下贯通轨道网
数字: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来,北京的总体建设,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和环境建设的投资,大概为2800亿元人民币。北京还构建了一张轨道交通网,地铁总运营里程将近150公里。
宽阔的街道、崭新的场馆、便捷的交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和促进北京的市政建设在各方面有了全新的提高,也使北京的老百姓直接受益。
“7年来北京整个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大概是2800亿元人民币。”这是北京奥运会和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志透露的数字。几年来,北京同时对机场、火车站、城市道路、电信系统、新闻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和其他辅助设施进行了建设。
奥运会直接使北京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速。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地铁八通线、4号线、5号线及其奥运支线建成通车,加上原有的1号线和环线,地铁总运营里程将近150公里。对于北京城而言,地铁的规划和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它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格局划分。
“鸟巢”、“水立方”,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人心驰神往。国际奥委会体育部主任克里斯多芬·杜比认为,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从建筑学角度、技术角度来讲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无可挑剔”。“鸟巢”、“水立方”不仅是比赛场馆,而且必将成为北京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北京永久的奥林匹克遗产和文化遗产。
奥运会的举办,还为北京无线城市的建设打了一剂强心针。奥运会开幕前,北京市的无线城市建设已经进入第一期的试运行阶段。
3)东西方文化交融
16天给世界5000年
数字:今年4月,中国启动了“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并持续至9月,260多台演出、160多场艺术展览,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艺术家共同建构了这台奥运文化艺术盛会。
古老的前门大街经过修缮后焕然一新;重建的正阳桥五牌楼古色古香,大街两侧的建筑及景观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有600多年历史的东四六条胡同,经过修缮和整治,古朴典雅;南锣鼓巷胡同已有741年的历史,修缮整治后,成为古都风貌展示、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的特色街区。
16天,每时每刻都感受文化,北京城,每地每处都体现文化。申奥时,中国做出的“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的承诺在这些天中得到最严格、最全面的检验。
1.6万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和近3万名记者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和中国文化近距离接触。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里的沙燕儿风筝、屏风字画以及风、雅、颂的设计风格,让众多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为之着迷。而国外的朋友也正热情地呼应着。外国运动员身上的汉字文身、花样游泳的姑娘们,用她们优美的舞姿在水中自由地诠释着她们对中国十二生肖的理解、对龙的认识……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2008年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从开幕到闭幕仅仅16天,但人文奥运理念已经通过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艺彰显出来。宾客近距离体验东道主“北京欢迎你”的热情;世界则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古都北京的神韵,华夏文明的魅力。
二00四年雅典奥运会上,罗格称:“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一次我真的心满意足。他们的工作确实非常出色。我对本届奥运会非常、非常满意。”
4)热情的中国观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