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原创]概说历届全国初数大会
(2021-01-17 09:59:13)
概说历届全国初数大会
大罕
全国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为初数大会),首届于1991年8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以后大抵每三、四年一届,至2017年已经召开十届了.
笔者参加了除首届以外的所有各届大会.
大会的重要议程是邀请数学名家作专题报告.
以每回听六场报告计,至少听了50场报告.
听了报告,评价如何?不能说差,也不能说好. 总体来说,就是平淡,闪光点不多.
倘若要评课,不能评为好课.
也有讲得很精彩的.
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张英伯教授的报告受到好评.
她讲的是《五点共圆问题与Clifford链定理》(Clifford克利福德,英国数学家,1845-1879).
延长任意五边形的各边于形外相交,得五个三角形,各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在五边形外有五个交点,这五个点共圆,此圆叫做“密克圆”.
她把五边形密克圆问题娓娓道来,用复数工具轻松解决,再加以推广.
报告简短,开阔了与会者的眼界,富于说服力.
讲报告要有备而来,不要应景之作. 要有干货. 没有干货,宁可不讲.
临时想个题目,随便一讲,应付应付,肯定不受欢迎. 选题最重要.
要选那些中学老师熟悉又陌生的题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五点圆.
参加初数会,最重要的不是听专家报告,而是参加会议的过程. 纵观十届大会,可谓届届精彩,次次充实
.
第一届大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1991年8月,参会130人;
第二届大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1993年8月,参会170人;
第三届大会在福州二十四中举行,1996年8月,参会130人;
第四届大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2000年8月,参会160人;
第五届大会在赣南师范学院举行,2003年8月,参会84人;
第六届大会在湖北大学举行,2006年8月,参会170人;
第七届大会在深圳市委党校举行,2009年8月,参会152人;
第八届大会在厦门双十中学举行,2012年8月,参会150人;
第九届大会在合肥师范学院举行,2014年7月,参会98人;
第十届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2017年2月,参会200人.
还有两次大会值得一提,一是2013年8月在贵州省黔西县举办的第三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二是2015年7月在北京丰台区举办的第三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办得不错.
从1991年至2017年,这26年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初等数学研究这一层面,连续召开了十次全国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大会,多么幸运.
十届大会的参会论文,反映了初等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多么珍贵.
大会筹备和召开期间,所有的与会人员本着对数学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中国初等数学研究的蓬勃兴旺.这是一支多么难得的队伍!
令人不解的是,在三十年以来漫长的时间内,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理事会向民政部申报“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的资格,一直未得以批准.据悉官方的理由是“学术性不够”.实际是,自从1991年第一届初数大会召开以来,中国初等数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不等式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这里再次呼吁,请相关部门重视这由一批埋头苦干的人组成的并取得骄人成绩的民间团体,把他历届的论文集拿来看看,审视其学术性到底如何,“够与不够”.
据悉,第十一届大会的筹办,困难重重,仍在准备之中. 但愿广州的大会不是落幕之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