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编辑手记(作者:刘培杰)

(2019-06-14 20:44:43)

编辑手记

——为《星形大观及闭折线论》一书而作

刘培杰

   本书的成书过程作者已在前言中详述,在这就不重复了。但笔者最终下决心出版本书的心路历程还是要提一下:

   笔者一连几年转悠都在辽宁的长兴岛度假,小岛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刚刚停业,所以没有任何文化消费,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家小书店,在充斥着教辅书的书架上,勉强找到了一本周国平的文集赖以消磨盛夏无聊的时光。书中周国平写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例子:有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在社会上始终不成功,相反,一些资质平平的人却为自己挣得了不错的地位和财产。这个对比使我感到非常不公平,并对前者寄予同情。

   从世俗的角度(当大官、发大财、出大名)看,王老师过于普通远不算成功,但他是一位有才华的教师,文理兼备。如果说我们之前出版的那本《大罕数学诗文集》呈现了他的文采,那么这本书就展现了一位中学教师的数学才华。

   笔者在数学研究领域人微官轻,所以对其研究成果的意义及困难程度没有太多发言权,但笔者通过与作者近十年的交往发现,他是一位极其称职的中学数学教育家,原因之一是他敢于究细节。

   一个假内行往往满嘴大词、宏观与框架,只有真正的内行才敢于深入到细节中,因为他心中有数,心里有底,还是借用周国平的哲学思维,他曾说:

   看的本领就是发现细节的本领。一个看不见细节的人,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看见。把细节抹去了,世界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每一个细节都是独特的,必包含概念所不能概括的内容,否则就不是细节,而只是概念的一个物证。

   有人说:中年男人很难交到新朋友。因其复杂,因此涉世太深。本书作者是笔者年过半百后交到的一个好朋友,可谓良师益友,共同的数学爱好和相同的三观是我们的交集。

   叔本华曾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人的整个性格特征。”至少就成年人的相貌而言,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个人惯常的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便会铭刻在他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半装不出睿智的目光。

   王老师没有气宇轩昂的外貌,没有挺拔伟岸的身材,但其平和的神态、知性的气质、人格的魅力使其周围总聚集着一群数学教师、一个活跃的数学群、一个热闹的数学沙龙。

   本书的多数内容应该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研究并得以发表的成果,汇集于21世纪初,再版于今。那个时候是数学研究的黄金岁月,曾有一篇文章是写香港新亚书院的,文中说:

   20世纪50年代,“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钱穆先生写的新亚校歌很励志,这就是新亚精神。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了,新亚先贤很朴实,我觉得他们做好了一个榜样,很难得。

   如今物质丰富了,但人们对学问的追求却远不及那个时代。

   前不久笔者去上海开会,王老师听闻便为我们安排了一次难忘的参观活动,先是参观了“中共一大旧址”,接着参观了“邹韬奋故居”。这既有王老师爱国爱党的体现,也有对朋友关心及细心的一面,因为笔者曾在其微信朋友圈观感后点过赞,现今社会对人如此细心的真是不多。

   星形及折线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精巧的小分支,因内研究这方面的人不多,成果较多的有四位:武汉的王方汉老师,江西的熊曾润先生、曾建国先生和天津的杨之先生。这是因为这个方向对中考和高考都没有多大作用,以国人当前这种事皆要有用的心态看,研究者似乎不识时务,这有点像哲学之于当今中国。

   轻视哲学无疑是眼光短浅之举。张之洞为清朝廷拟定大学章程,视哲学为无用之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予以削除。青年王国维即撰文指出:“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哲学之所以有价值者,正以其超出乎利用之范围故也。且夫人类岂徒为利用而生活者哉。人于生活之欲外中,求求之文学、美术,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正是哲学的“无用之用”。王国维的话在当时是空谷足音,在今天仍发人深省。

   有人形容写文章像女人穿裙子,越短看的人越多,所以就此打住,以防又被读者讥之又臭又长。最后引一首本书作者的网名“大罕”写的小诗结尾:

   临渊悟禅

   大罕

   临渊悟禅,妄语相谈。虔诚欲沏,临偈依皈。

   心有便有,心无则乱。无明幻相,放下既安。

   即刻眼前,梦醒花残。大道爱义,虚实两难。

   修禅沉思,凝神入端。禅念修身,清心却烦。

   禅定思过,功德相关。身心平衡,宁静妙曼。

   精神转化,超尘脱凡。通达老庄,孽海觅岸。

   平生所厚,数形大观。管弦丝竹,蕙叶芳蘭。

   昨夜梦醒,落日西山。以心悟心,贝葉熏燃。

   呜呼悟禅,何以了断。

[转]编辑手记(作者:刘培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