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次函数”综合题的启蒙
大罕
解析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下利用点的坐标、曲线的方程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函数的图像是在直角坐标系下给出的。由于初二学生对坐标系不熟悉、不习惯,所以不善于运用坐标系的特点和优势解题解题,遇到难题更是一筹莫展。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坐标系下的运作,换言之,让学生对于坐标法(解析法)启蒙,要给学生灌输和训练如下基本想法和做法:
⑴坐标轴上的点,对应有三个的量:刻度,到原点距离,坐标。这三个量既相关,又不同。同一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是两点处的刻度差的绝对值(非0的同名坐标的差的绝对值)。
⑵坐标平面内的点,它的坐标就是这个点到坐标轴的有向距离,也就是某条线段的长度。既然有长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按平面几何的方法加以计算。例如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常常使一条边平行于坐标轴,那么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
⑶两直线相交,联立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解这个方程组可得交点的横纵坐标。
⑷求直线与x轴交点,在解析式中只须令y=0;求直线与y轴交点,在解析式中只须令x=0。
一次函数启蒙了,二次函数就好办了,也为高中的解析几何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举一个例子,这是个较难的题目,我们在解它时用的就是上述想法。
![[原创]解“一次函数”综合题的启蒙 [原创]解“一次函数”综合题的启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解“一次函数”综合题的启蒙 [原创]解“一次函数”综合题的启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简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因为△ABN和△ABC的面积相等,所以直线CN∥BA(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个常数).由此可知,过C点且平行于BC的直线与直线y=
的交点就是N点.再由A,B两点的特殊性及△ABC是正三角形可知,直线AC∥y轴,于是∠DCN=60°,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