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
撰文/大罕
与大陆高考数学试题相比,知识点少些,难度小些,份量轻些。
台湾的试题,也有其显著特点:
⑴强化了数学应用。单选题共5题,就有4道题(第2、3、4、5题)是关于应用的;多选题的6题中,有两道题(第7、9题)以应用为背景。全套试卷共17题,应用题有6题,占35%。
⑵题型单一。试卷选择题和选填题分两大部分。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多选题两类。没有解答题这一重头题型。
⑶难度不大,起点很低。例如第2题是:
试问:在坐标平面上,下列哪些选项中的函数图形完全落在x轴的上方?
⑴y=x+10 ⑵y=x2+1
⑶y=2+sinx
⑷y=2x
⑸y=logx
这样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在大陆的高考试卷了。
又如“压轴题”:
已知坐标平面上圆O1:(X-7)2+(Y-1)2=144:与O2:(X-7)2+(Y-1)2=144相切,且此两圆与均与直线L:x=-5相切。若Г为以L为准线的抛物线,且同时通过O1与O2的圆心,则Г的焦点坐标为
此题对于大陆来说,是十分简单的题目。
⑷替学生想得很多。
卷末附录了大量的公式及可能用到的数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复数的棣美弗定理;
算术平均数、样本标准差公式;
参考数值:无理数√2,√3,√5,√6;圆周率π;对数值lg1.1,lg2,lg3;
从以上特点来看,试题基本上具备了检测“入学学科能力”的要求。
试题的考查范围与高中教材有关,考查难度与学生的普通状况有关,这些都是根据区情而定,无可非议。替学生着想,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想的过多,就值得商榷。
例如关于圆周率,中国宋代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算,得到π的精确到两位小数的近似值;南北朝祖冲之得到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
作为炎黄子孙,作为普通市民,圆周率π=3.141…,是应该记住的。
附录: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 [原创]简评台湾地区2008年度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