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在《数学通讯》杂志公开发表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读稿有感
(撰文/王方汉)
自1996年起,我有幸成为《数学通讯》的编委,审读“专题写作”栏目的稿件。“专题写作”是本刊的一个传统栏目,曾有不少数学家在这一栏目下发表过精彩的文章。担任其职,大有诚惶诚恐之感,深怕自己不能胜任,痛失珠玑。几年来,本人对所任工作,虽不敢说是呕心沥血,但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我喜欢短小精悍的文章,一事一议,言之有物,有真知,有灼见。对于长篇论文,如果观点高,有别人之所未知,有别人之所未想,对读者有参考价值,那么也持欢迎的态度。文章要有针对性。如果是针对别人提过的问题,这样的文章最好还是在原刊物上发表。例如《数学通报》2002年第一期上有文章提出如下猜想:“已知点P(x0,y0)不在二次曲线L:Ax2+Cy2+Dx+Ey+F=0上,过P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分别交L于S、M和T、N,则直线MN与ST的倾斜角也互补。”这一猜想,并不难证。针对这一问题的稿件,还是投到原刊物为宜。当然,也不是绝对不接受兄弟刊物上论及的问题,这就要看问题的意义和来稿的质量了。
文章要照顾读者面。如果所论的问题过于艰深,读者不多,并且文章的选题不是特别有价值,那么,对这样的文章本刊只好忍痛割爱了。例如关于几何不等式尤其是三角形不等式的研究,我国有一支工作勤奋、水平很高的作者队伍,他们的成果无疑是应充分肯定的。不过,这一类的文章适合于在中国不等式研究小组办的刊物《不等式研究》上发表。
对于一些著名定理的推广,本人对它的审查持慎重态度,即可以加以推广,但这个推广要有一个“度”。例如W.Janous定理是这样的:
若x、y、z>0,则
(y^2-x^2)/(z+x)+(z^2-y^2)/(x+y)+(x^2-z^2)/(y+z)≥0。
许多作者对这一定理欣赏有加,纷纷加以推广,一试身手。本刊从1998年起陆续发表了四篇推广性的文章。后来我们思考:这样增元、升次,一味下去,到底有什么意义?本来,W.Janous定理是平和、优美的,像一首小诗,令人陶醉。对这一定理的推广,开始时还觉得有新意,但后来多了,滥了,就无甚意义了。推广,要实质性的推广,不要形式上的推广。
本栏目欢迎联系中学数学实际的稿件。用高等数学的观点解释中学数学里的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用巧妙精致的方法解决中学数学里的难题,有酣畅淋漓之效;用深入浅出的论述点拨中学数学里的疑点,有茅塞顿开之感;而中学数学里有一些问题,用常规方法足矣,若专门去制造一个定理,再用条件去套定理,则有矫揉造作之嫌。
审读稿件是一件伤神费力的事情。且不说研读半天后发现稿中有错,且不说为了读懂问题而查阅文献,有时,为确定一个稿件的取舍也令人左右为难、踌躇多时。例如,湖北甘志国于2002年4月来稿,题为“用等距平行线把平面封闭图形涂成阴影的线段条数及总长度”。此稿看似没多大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但选题新颖、自成一说,又切合中学数学。这篇稿子是用还是不用?颇难一时确定。斟酌再三,最后决定可考虑录用(能否发表由编辑部根据需要而定),此可谓慎之又慎。由于受刊物篇幅的限制或本人水平的限制,肯定有一些好的稿件没有被选中,这里请求作者予以谅解。
作为稿件的第一读者,我们希望来稿字迹工整(无论打印还是手写),用词准确,语言流畅,条理分明,详略得当,图形规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彩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数学通讯》的兴旺,全靠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我们一起努力吧!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 [原创]大罕文章在《数学通讯》杂志发表,志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