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越剧张云霞戏曲 |
分类: {越剧专辑} |
永远的张云霞
在《黛诺》中,为了塑造黛诺的形象,唱腔中融进了景颇族民歌的因素。老画家刘海粟曾用“讲究美化,追求美化”八个字概括张派唱腔特点,是很准确的。
张云霞在表演和唱腔中非常注重刻划人物不同的个性,比如在《游龙飞凤》她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她们是面貌相像而性格迥异的年轻女性,一个是官宦小姐范楚楚,爱慕虚荣,李代桃僵。一个是农村少女刘菁菁,不贪图荣华富贵,不畏惧权势;区别非常鲜明。
张云霞的唱腔中行腔变化丰富,真假音结合运用自如,吐字清晰,在《李翠英告状》中诉状一段唱,她根据人物感情的发展,用[尺调腔·慢清板]、[慢中板]、[中板]、[急快板]等不同速度的板式,生动细致地表达了人物感情的层次。如自然流畅,真假声衔接不露痕迹;尤其是最后段落从较快的〔中板〕转入急遽的〔急快板〕,这种板式的速度之快在越剧中少见,但张云霞凭着极强的吐字基本功,做到字正腔圆,快而不乱。这段唱也成为代表张派特色的典型唱段。
张云霞擅演花旦,也擅演青衣、刀马旦、闺门旦,对同一行当的不同人物,她根据各自的性格赋予不同的音乐形象。如《李翠英告状》中李翠英的唱腔音调爽朗流畅,强调其性格泼辣的一面;《春草闯堂》中春草的唱腔则多运用婉转圆滑的小腔以表现其活泼俏皮的性格。
旧新闻:张云霞追悼会
越剧表演艺术家张云霞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隆重举行。越剧老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王文娟、周宝奎等、张云霞的弟子、越剧界人士和许多越剧观众赶来为这位艺术家作最后送行。大厅门口是俞振飞大事生前为张云霞写的对联:“学流派创流派自成一派,演人生唱人生示范后生”,大厅内正中遗像两旁的挽联是:“芳林玉树红梅绽雪溢清气,云蒸霞蔚张派留香纯艺风”,遗像前是浙江戏剧界知名人士史行、钱法成、沈祖安、胡小孩、李光耀、吴双连的挽联:“云蒸霞蔚,一代风华”及挽词“越剧艺术家张云霞同志的卓艺清名永存于越剧史册,她的奉献精神是几代人的楷模”。遗体前有沈祖安的挽联:“德行拟翠竹,品格若幽兰”。包括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越剧界、文艺界人士和剧院团松了花圈。
卢湾区文化局局长致悼词,张云霞的女儿代表全家致答词。何赛飞代表张老师的学生悼念恩师,她从头到尾泣不成声,充满真情,说她从1984年认识张老师至今整整二十年,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和张老师不是师徒关系,是母女关系,我没有母亲,张老师就是我的母亲,我心里无论有什么话都找她说。3月26日还来见过她,没想到走得这么快;4月17日夜里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一早就接到噩耗……
我向张云霞老师的家属转达了网上网友们的悼念。
本贴由义龙于2004年4月25日11:48:10在乐趣园〖上海越剧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