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花园》(萧红)读后感
(2022-05-01 00:00:38)
标签:
阅读感受 |
人生在世无一例外地既被空间环抱,又被时间牵引,在这一“抱”一“牵”中,世人或承受、或享受着各自不同的一生。《后花园》里萧红笔下的磨倌冯二成子的人生,不得不说承受多于享受,且“承受”之处充满哲学意味。
1)外界繁华,内心寂寞。萧红用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对花园景物进行照相式的描绘,在她的笔下后花园色彩斑斓,一片生机:“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起来了,蝴蝶飞,蜻蜒飞,螳螂跳,蚂蚱跳。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结着三四个、四五个。玉蜀黍的缨子刚刚才茁芽,就各色不同,好比女人绣花的丝线夹子打开了,红的绿的,深的浅的,干净得过分了,简直不知道它为什么那样干净,不知怎样它才那样干净的,不知怎样才做到那样的,或者说它是刚刚用水洗过,或者说它是用膏油涂过。但是又都不象,那简直是干净得连手都没有上过。”只写这些花花草草还不够,还要写爬上磨房窗棂的须蔓及须蔓上挂着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和胖黄瓜;但描写这么喧闹的后花园并不是作者本意,萧红笔锋一转切到主题:“从磨房看这园子,这园子更不知鲜明了多少倍,简直是金属的了,简直象在火里边烧着那么热烈。……可是磨房里的磨倌是寂寞的。”他的寂寞是无友来访,也不去访友的寂寞;寂寞得甚至记忆中的那些生活也模糊下去,新的又没来;他的寂寞也是他三十六岁未婚的寂寞,婚未成,人却老:头发白了许多,牙齿脱落了好几个;寂寞得春夏秋冬在他看来都一样,跟他住得很久的邻居,他都不记得。这样一个寂寞的人,什么都记不得,他觉得没有一件事情是新鲜的。就连拉磨的小驴都知道:“一上了磨道就该开始转了,所以走起来一声不响,两个耳朵尖尖的竖得笔直。”可以说后花园的绚烂多彩,虫鸣鸟飞反衬着磨倌的内心孤寂,无人可语。重要的是这样的寂寞并非磨倌专属,很多时候,对很多人,人生即阶段性寂寞,萧红击中了生命中的某种内核。
2)日常循环,时间凝固。对冯二成子来说生活没有任何新鲜之处:“一切都习惯了,一切都照着老样子。他想来想去什么也没有变,什么也没有多,什么也没有少。这两年是怎样生活的呢?他自己也不知道,好象他没有活过的一样。他伸出自己的手来,看看也没有什么变化;捏一捏手指的骨节,骨节也是原来的样子,尖锐而突出。”时间明明是过去了两年,但这两年仿佛又没有经历过,生活没多什么,也没少什么,好像两年光阴没有来过,时间给人的这种诡异感,若用一个英语词汇就是elusive(难以捉摸的)。明天、明年和未来的时间似乎一把一把地等候入场,但回头看多天、多年前的时间,却似乎飞逝如电,绝尘而去地没留下什么。尽管冯二成子以为自己停在了时间里,过去的两年像是什么也没经历过,但时间毕竟是时间,来过和没来过终究还是不一样,他最终也还是在时间里有了变化。邻居赵老太太女儿格格的笑声吸引了他,那女孩儿去井边打水与冯二成子迎面走过“她那向日葵花似的大眼睛,似笑非笑的样子,冯二成子一想起来就无缘无故地心跳。”从“无缘无故的心跳”到“他刚躺下,就听到隔壁女孩的笑声,他赶快抓住被边把耳朵掩盖起来。”,再到“他翻了一个身,把背脊向着墙壁,可是仍旧不能睡。”冯二成子得了相思病,但他不敢说出自己的感情,就算那女子对他也并非无意;终于,他人赢取了女孩儿,他仿佛又停在了时间里。
3)人生似苦,意义何在?人生有时有趣但难解,对冯二成子而言,赵老太太女儿出嫁后,他对赵老太太有种莫名的亲近:“冯二成子常常和赵老太太攀谈,有的时候还到老太太的房里坐一坐。他不知为什么总把那老太太当做一位近亲来看待,早晚相见时,总是彼此笑笑。”这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可是没多久,赵老太太也要搬家了,搬到女儿那儿去,冯二成子帮着老太太把东西收拾好,装上了车,还牵着拉车的大黑骡子上前去送了一程;收拾东西时,看到那女孩儿的物件,还会让心潮起伏;他也送了赵老太太不止一程,感觉比送自己的亲娘还难过。他心想:“赵老太太这一去什么时候再能够见到,没有和她约定时间,也没有和她约定地方。他想顺着大路跑去,跑到赵老太太的车子前面,拉住大黑骡子,他要向她说:‘不要忘记了你的邻居,上城里来的时候可来看我一次。’”由此,冯二成子思考了关于人生无解的追问:“人活着为什么要分别?既然永远分别,当初又何必认识!人与人之间又是谁给造了这个机会?既然造了机会,又是谁把机会给取消了?”是呀,如果没有跟赵老太太女儿的相遇,也就没有相识,如仓央嘉措《相见》所言,但真的没人能解释“见”与“不见”的机会是谁在施与或剥夺,这是人生和生命之谜。经过一番思考的他,像是对人生有了顿悟:“他想:你们那些手拿着的,脚踏着的,到了终归,你们是什么也没有的。你们没有了母亲,你们的父亲早早死了,你们该娶的时候,娶不到你们所想的;你们到老的时候,看不到你们的子女成人,你们就先累死了。”这是多么现实的人生,他看着路上遇到的推手车的,挑担的,他用奇怪的眼光看看他们,心想:“你们是什么也不知道,你们只知道为你们的老婆孩子当一辈子牛马,你们都白活了,你们自己还不知道。你们要吃的吃不到嘴,要穿的穿不上身,你们为了什么活着,活得那么起劲!”
好像把人生看透的冯二成子最后娶了靠缝补衣服过活的老王,王寡妇,再能承受寂寞的人,其实也还是要有爱和热闹吧。后来磨倌,冯二成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可怜的王寡妇在孩子不到两岁时,就去世了;磨倌带着孩子做工生活,不就孩子也死了,他仍在磨房里平平静静寂寞地活着。
“后花园里经过了几度繁华,经过了几次凋零,但那大菽茨花它好象世世代代要存在下去的样子,经冬复历春,年年照样的在园子里边开着。”
后来,后花园换了年轻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