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大校长新闻专业周其凤一封家书首席教授张一一炒作学文化杂谈 |
致北大校长周其凤的一封家书
尊敬的周其凤校长先生阁下:
不少人都在妄自揣测,我这次之所以给您写信,一定是在讲最近您与姚明合影的事情,所以他们错得很离谱,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我们这两位湖南人之间的对话,又怎会纠缠于这样的一件鸡毛掸子芝麻蒜皮事情上呢?持此妄想症者,无疑极大地亵渎了我们的境界,侮辱了我们的规格,当然,您与我都无须与他们一般见识。
《红灯记》唱词中说“老家的亲戚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没错,我这非亲非故的老家人,这次冒昧给您写信,却确乎关系到振兴北大和您千古流芳的一件大事情,真是这样的,这大事就是——破格聘请中学学历的张一一先生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首席教授,并把拙作《炒作学》作为北大新闻专业的必修教材。
当然,也有善意或不太善意的朋友谆谆劝告我,张一一,你丫傻了是不,北大的法学院和文学院还凑合,新闻与传播学院并不咋地啊,你干嘛不直接去人大、复旦、武大或中国传媒大学什么的当教授啊?说这话的就太不了解张一一了,张一一先生平生最讨厌之事就是锦上添花,人家都自以为是国内一流二流了,我干嘛还要去凑这份热闹呢?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四流的北大新闻专业办到一流,这才叫一个牛逼,这才显出老夫的手段嘛!
尊敬的周校,我想对您说,在前不久“中学校长推荐学生上北大”的事情上,您确乎表现出了足够的魄力、勇气、决心和改革创新的意识,我想,在“中学学历作家自荐当北大首席教授”一事上,您一定也会做出英明的决断!清华当年破格录取吴晗、钱钟书,湖南人沈从文以小学学历跻身北大教授,多少年一直传为佳话,所以,中学学历的我对此次自荐当北大教授并将拙作《炒作学》作为北大新闻专业必修教材(我国新闻专业教材多编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网络等新媒体无关,早已不与时俱进)之举信心百倍,这不仅因为北大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北大,还因为周校您就是一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啊!
又有人在吹毛求疵说,张一一你丫和周其凤校长非亲非故,咋能说这是一封“家书”呢?这不是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么?我说那您就狭隘了,张一一先生心目中的“家”远非是四室二厅三五人口,也不是狭义的“湖南老家”,而是“民族国家”啊!有胸怀、有气魄、有责任、有担当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繁荣富强、民主进步奋斗终生至死不渝的周校长您和张一一先生我当然是“一家人”,这信自然也叫“家书”了!
祝好!
您的家人:张一一
2010年1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