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金鸡百花奖有五大败笔
(2008-09-14 02:00:00)
标签:
金鸡百花奖《云水谣》《集结号》李冰冰邓超张涵予中秋娱乐 |
17届金鸡百花奖有五大败笔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一片虚假繁荣的获奖感言背后,17届金鸡百花奖终于揭开了她伪善的面纱。尹力(《云水谣》导演)在现场情不自禁大言不惭地说,“《云水谣》和《集结号》是最大赢家”,言下之意,输的,自然只能是我们傻乎乎的这亿万电影观众。
本届金鸡百花奖的颁奖礼,我是在《夜幕下的哈尔滨》之外的垃圾时间看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虽然支离破碎飘忽不定,然而,从偶拾的一鳞半爪当中,稍一留心,就不难发现其间的至少五大败笔。
败笔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临时退出
其实早在开幕之前,本届金鸡百花奖就已经“折了一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临阵脱逃”,无论当事方如何表述组委会如何辩白,有且只有一种可能便是——大公司之间的“分赃不均”。已经17届了(其实已有29届),美其名曰的“中国电影最高奖”,依然只是“有钱人之间的游戏”,大公司花大价钱“买奖”,已是圈内心照不宣的秘密。于是乎,《疯狂的石头》之类小成本电影即使再叫座,也不过只是人家所谓豪门的门脸和点缀,这很残酷,却是冰冷的现实。
败笔二:“百花影后”李冰冰的严重失态
几次三番铩羽而归,这一回,李冰冰终于采得百花成蜜。李冰冰在台下台上的泣不成声和语无伦次,无法不让我们质疑她是否配得上这一顶“影后”的桂冠。李冰冰能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但这年头又有谁容易呢?她至少还有豪宅名车动辄上百万的代言,绝大多数也不容易的国人,显然是根本无法享受到这般待遇的。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李冰冰究竟有哪个角色能被我们记住,作为“中国女演员最高水准”头衔的新宠儿,“影后”至少应该是一个心智成熟、宠辱不惊、压得住场、大气而淡泊的人。李冰冰的失态,只能反映出我国青年演员普遍的浮躁心理,当一名演员对个人得失的过度关心远远超出对艺术的追求和奉献时,心态便极容易失衡甚至扭曲,直至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严重失态被人耻笑。
败笔三:101位大众评审投票的掩耳盗铃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对于最佳女、男配角,最佳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这六个“份量最重”的奖项,它们之间惊人相似的是,它们都是在现场插播的小片当中以“小组第一”身份先入为主播出,而且所得票数都是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难道《云水谣》的那两个女人和《集结号》的那两个男人就真有那么“优秀”?难道《云水谣》中的男人和《集结号》中的女人还有仅仅得个位票数的郭涛、李连杰们就都是那么的水货和菜鸟?这101位要由主办方安排食宿报销机票的大众评审,如果真没有接受主办方的明示和暗示,那从这样空前一致的投票结果看来,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绝高智商,还真是值得我等五体投地由衷敬佩。
败笔四:现场嘉宾的着装谈吐很“雷”人
明明胸部本钱不够,老徐却非要秀自己的“V”字长裙,唯恐国人不知自己“胸小有脑”。颁奖礼上“最差着装奖”还应该颁给袁立,臃肿的身躯再配上一顶俗艳的小礼帽,简直是不忍卒睹,偏偏她还王婆卖瓜没完没了,实在不让人活。比袁立发言更糟糕的,要数《隐形的翅膀》的那个什么代表,以该代表的政策水准,去哪个贫困山区当个村主任啥的应该问题不大。
败笔五:张涵予邓超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最后时刻为了煽煽情,涂经纬建议所有获奖嘉宾上台合唱《明月几时有》,看到张涵予和邓超一边找调子一边猛看歌词的滑稽镜头,我当下一阵揪心。这就是代表我们中国最高水平的两位男演员么,居然连小孩子倒背如流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这一名篇都如此地生疏!这样的文化功底,怎能期待他们对角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又怎能给他们演绎的人物打分?
…………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7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易中天先生说,他好多年没有看电视剧了。看罢百花奖颁奖礼,我的心情也不由沉重起来:如果我们的电影节再这样办下去,再过几年,还会有多少的国人会看电影呢?(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