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体操女团国际玩笑路透社金庸中国体操男团八卦四大通讯社张一一体育 |
中国体操女团夺冠与路透社的国际玩笑
今天,是中国体操女团,决战紫禁之巅的日子。昨天,我们的体操男团,一雪雅典之耻。中国奥运代表团从来都“巾帼不让须眉”,今天,我们空前强大的体操女团,也终于笑到最后,拿到我国奥运史上第一块体操团体金牌。
然而,就在三天前,一条《中国体操女团无缘决赛》的消息,却在地球的另一端,被传得甚嚣尘上。作为该消息“罪魁祸首”的路透社这样描述道:“中国队在赛前被寄予厚望,这支2006年世锦赛的冠军队伍,将有机会挑战美国队,但他们在比赛中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没有能进入决赛。”
可事实的真相是,我们的体操女团,毫无悬念地进入决赛,而且是史无前例的,用预赛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进入决赛,并且,在今天上午的比赛中,第一次,将奥运女子体操团体金牌,轻轻,收入囊中。
昨日,路透社就此不实新闻道歉,原因是“网站技术故障”。资深的网友和媒体不由会心一笑,“网站技术故障”和新闻内容的正误之间,又有啥联系捏?作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必有其严格的新闻审核机制,在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之前,想必也早应该完成对官方网站的各种测试,如果连这些最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满足的话,纵使作为英国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也绝不可能玩到今天。在媒体高度发达、竞争日趋激烈的英国,要想养活大几千雇员,每天发稿逾70万字,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19,巍然屹立世界四大通讯社之列,绝非是偶然所致,犯这类低级错误的概率应该为零,所谓“技术故障”,纯粹是在扯淡。
那么,路透社“自摆乌龙”,开这样一个“国际玩笑”,用意究竟何在?
答案其实显而易见,四个字:眼球经济。
2008北京奥运,是一次开放的全球盛会,打开国门的中国,首次迎来2万多名报道该项赛事的“注册记者”。这一次,记者的数量,是参赛运动员的两倍。一场规模浩大的新闻大战,正进行得面酣耳热如火如荼。
当采访机会几乎人人均等、新闻内容也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在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资源和资格上,较之于美联社、法新社、德新社等其它世界三大通讯社,路透社并无多少优势可言。而在不触犯新闻道德的情况下,“善意”地借用一个已公开的事实“八卦一下”,无疑是一种明智的“超常规”的营销策略。就这样一个花絮的“眼球经济”效用,至少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即使所报道的内容完全相同,世界各地的网友也会更多去关注路透社,而非是美联社和法新社德新社。
三年前,武侠大师金庸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想必,骄傲的英国绅士也是熟读金庸的:七伤拳虽伤身,威力却更是惊人……
(张一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