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白与月亮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词歌赋 |
http://s15/middle/4aed6afdnaf67435d21ee&690
翻开群星灿灿的中国文学史,尽管骚人墨客的咏月诗低眉皆是。但是,还没有人象李白那样,对月亮寄托着汩汩不断的深情和对月亮所作的无以伦比的细腻而动人的描绘。在他的诗集里,“明月”之光,如同一条洁白的绸带,将珍珠般的诗句串成一体。月的圆缺、起落、千姿百态,都在他的笔下别开生面地展现出来。“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齐眉”。这是他对《初月》离海、冉冉东升的独特观察。“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这是他对月落情景的赞叹。“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的游动形象简直给他写活了!至于月夜怀古、以月寄情、对月抒怀的绮丽诗篇,在他的诗园里更是枚不胜举。
李白的爱月、咏月,是他的理想和情燥的体现。他认为月亮是一种真率纯洁的象征。他的字是太白,他的妹妹叫月园,他的孩子叫明月奴,叫玻黎,都是皎洁透明的象征。他从幼年就萌生着这种思想。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还在早年游峨眉山时,他就写过有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的秀丽景色,大概把明月映托得格外清皎,给李白的印象也格外的深,所以直到他于武昌作的咏月诗中仍念念不忘地说:“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后来,在他的一生漫游中,每临皓月当空之夜,就不禁牵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缕缕情丝。
李白一生中能够写下那么多赞颂、向往明月的诗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他的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紧紧相关。他从二十五岁仗剑出川起,便怀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壮志,走向社会。但在昏庸衰败的唐玄宗时代,他的理想和抱负不仅不能实现,反而由于他的才华和盛名,不断遭致佞臣权贵们的妒嫉、排斥和陷害。因此他痛恨人间的黑暗和不平,憧憬着有一个明月般的美妙纯洁的世界。由此便把理想寄托给皎洁的月亮。在他看来,月华如水,光照人间,在那里是没有一点污浊和黑暗的。
由于李白一生跟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之他自己又直接说过“欲上青天揽明月”,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关于李白与月亮的各种神话般的传说。甚至连他的生和死都跟明月联系在一起了。《宣和书谱》就记载过李白出生的虚幻传说:“弥月之夜,母梦长庚(星)故因以取名”。李白“醉后水中捉月而死”的传说更是众说纷云。后人为为了纪念他,不仅为他绘了各种《捉月图》,而且还煞有其事地在采石江畔建了“捉月台”。这种富有浪漫色彩传说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但主要的还是他在诗中对明月歌颂和抒怀的结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