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2009-05-25 15:37:13)
标签:
文化 |
分类: 爱听不听 |
佛教的真义在于“悟”,我觉得。
皈依也好,信众也好,烧香也好,拜佛也好,应该都是一种形式。
有的人也很虔诚,把一切都寄托在名寺中的佛像上,求财去拜佛、平安去拜佛、升官去拜佛、迷茫去拜佛。。。。殊不知道,佛是活的,不是那一尊像,是在你心中。
心中有,佛就在你心里;悟到了,你就是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偈说的不是恶人,也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放下屠刀,不是放下杀生的刀,是心里的刀,这把刀是恨与爱、喜与悲、苦与乐。。。。。。是我们心中一切在计较、痴迷、放不下、忘不了、纠缠不清、割舍不断的“念”。
我们为甚麽去拜佛,那是我们还没有悟到,我们认为,寺里的那尊像就是佛;如果以一天,我们突然悟到了,放下心里的“刀”,你会发现,我们自己就是佛啊。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打倒你、只有我们自己打到自己;没有人会令我们痛苦,只有我们自己心里产生痛苦。。。。
我们的人生,不圆满是常态的,圆满是非常态的。悟到这一点,我们会通达许多,生活中会消失很多苦恼。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前提下,做一个快乐自由的人。天地之道: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快乐:心中的感受;自由:精神上的无拘无束。
一切在于我们的悟(感受),感受人与社会,社会的不合理是它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要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规律,如果自己不调整,这个人生过程会很别扭;感受人与人,我们要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忽略短处,我们都觉得很欣赏对方,很欢喜;我们如果只盯着别人的缺点,我们会讨厌,无端生出一股怨气。遇到要饭的,我们不去想:他们是假的,如果有零钱,给一些就行了;遇到老人,我们会去想: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子,需要帮忙的,尽自己力量帮一下;遇到名刹古寺,进去拜一拜、磕个头也可以,不进去,心里一团欢喜,默默念一声:阿弥陀佛,也可以。
信佛教不是释迦摩尼或观世音让你信,信佛教是信自己。
佛是人,我们不要把佛当神仙。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了,人性提升了,就达到了佛性。
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佛,自己不去悟,不去健全自己,把一切希望寄托虚无缥缈神明上,只有多添苦恼。
要常常观照自己,看看我们的内心。
悟到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自己也是佛啊。
皈依也好,信众也好,烧香也好,拜佛也好,应该都是一种形式。
有的人也很虔诚,把一切都寄托在名寺中的佛像上,求财去拜佛、平安去拜佛、升官去拜佛、迷茫去拜佛。。。。殊不知道,佛是活的,不是那一尊像,是在你心中。
心中有,佛就在你心里;悟到了,你就是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偈说的不是恶人,也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放下屠刀,不是放下杀生的刀,是心里的刀,这把刀是恨与爱、喜与悲、苦与乐。。。。。。是我们心中一切在计较、痴迷、放不下、忘不了、纠缠不清、割舍不断的“念”。
我们为甚麽去拜佛,那是我们还没有悟到,我们认为,寺里的那尊像就是佛;如果以一天,我们突然悟到了,放下心里的“刀”,你会发现,我们自己就是佛啊。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打倒你、只有我们自己打到自己;没有人会令我们痛苦,只有我们自己心里产生痛苦。。。。
我们的人生,不圆满是常态的,圆满是非常态的。悟到这一点,我们会通达许多,生活中会消失很多苦恼。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前提下,做一个快乐自由的人。天地之道: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快乐:心中的感受;自由:精神上的无拘无束。
一切在于我们的悟(感受),感受人与社会,社会的不合理是它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要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规律,如果自己不调整,这个人生过程会很别扭;感受人与人,我们要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忽略短处,我们都觉得很欣赏对方,很欢喜;我们如果只盯着别人的缺点,我们会讨厌,无端生出一股怨气。遇到要饭的,我们不去想:他们是假的,如果有零钱,给一些就行了;遇到老人,我们会去想: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子,需要帮忙的,尽自己力量帮一下;遇到名刹古寺,进去拜一拜、磕个头也可以,不进去,心里一团欢喜,默默念一声:阿弥陀佛,也可以。
信佛教不是释迦摩尼或观世音让你信,信佛教是信自己。
佛是人,我们不要把佛当神仙。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了,人性提升了,就达到了佛性。
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佛,自己不去悟,不去健全自己,把一切希望寄托虚无缥缈神明上,只有多添苦恼。
要常常观照自己,看看我们的内心。
悟到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自己也是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