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岩山水画:以古为新

(2016-04-06 12:59:26)
标签:

北京远方热点文化传媒

环球热点网

文化

分类: 热点名星人物

                 王岩山水画:以古为新

                                远方

  认识王岩好多年了,因忙,平时往来不多,让我常常记起的,是他那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国画山水。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雨后的北京宋庄画家村凉风习习。经人介绍,我走进了书画家王岩的工作室。

  王岩个高肩宽,眼大有神,看上去是个很英俊的人。他面带微笑,说话的声音不高,言谈举止既有长者的沉稳,又有学者的儒雅。一聊起画,他的额头山水一样静中有动,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

  言谈中得知,王岩多年来一直倾心梳理宋、元、明、清历代山水画,尤其钟爱范宽、王蒙、龚贤、黄秋园等大家。他还十分热爱诗书,尤其诸子先贤散文,唐宋诗词,儒释道经典等均有涉猎。他平时参加社会活动不多,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在笔下的山水中寻找一种精神慰藉,以灵性的笔墨抒发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体验天地与艺术的永恒。

  从王岩对山水画的表述中,我发现,他是一个肯发表自己真知灼见的人,更是一个成功将自然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在中国传统山水画领域继承、发扬并有创新建树的艺术家。

  中国山水画是人们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王岩说,实际上,山水画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它不仅含盖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也含盖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从山水画中,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品味出画家的人生历练和修养。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这样丰富,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情感联系。

  王岩认为,有艺术的创意,就是将自己在自然界中体验到的山山水水升华为有思想的笔墨语言,形成画家独特的表现形式。要把山水草木在墨色中人格化。山,要有来龙去脉,水,要灵气生动,饱含生命的活力。只有置外界的自然生命为胸中之画,才能使山水画焕发生机。

  站在王岩一幅幅栩栩如生,张扬着生命的画作前,使人感受到他是在用心去感悟人生,感悟天地,感悟艺术与修养的内在联系。他的作品思路明晰,格调高雅,气势宏大,充满了诗情画意。画作中,要么有一条山路穿山劈树,要么有一湾清水围山绕石,要么有薄雾白云缭绕山间峰岭,要么有房子蓠院装点着一处青翠......这些画面都是他在有意引领人们感悟其天人合一的艺术理念,体现空静之处修禅,热闹之地修心,至清至纯以通宇宙的一种美妙境界。

  古人常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看王岩山水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自然与生命交融的浓浓气息。如他的《古典四条屏》、《泥金四条屏》,画面结构严密、层次丰富,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虚中有实,繁中有简,使有限的画面变成无限的空间,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画家贺辉才在评论王岩的山水画时说:王岩的山水画是切切实实从传统中走来的,“古、雅、静”蕴含其中。他的画颇有雅意,属士人画、文人画,而文人画的静气成为画家孜孜以求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王岩山水画,古意盎然,是真功夫,没有长期心追手摹中国历代名画是难以达到的。

  从王岩的《溪山隐居图》、《溪山书屋图》、《溪山访友图》、《临泉读书图》、《云山楼居图》,步入他以水墨之法表现的那份安静。画幅中,弯曲的山路、清纯澄澈的小溪、坐落在山脚下的小屋,都在群山的拥护下十分祥和而恬然,仙境般的旖旎壮丽,给人一种自娱田园,融于自然,顿悟自然的禅心逸态。

  《闲立板桥听泉声》则使人陶醉于山的勃勃生机。漫步山水间,观巍峨山峰上的云雾缭绕,品葱茏林木中的百鸟争鸣,闻圆润石缝间的小溪低语。这山原来如此的生机盎然,这山原来与世间的万物一般,也同样拥有着如此深切的感知和清晰的悟性。

  化古为新是王岩山水画的艺术追求。他临摹龚贤的一幅四尺对开的作品,花了一周时间。他在临摹中感悟古代中国山水画追求的自然美和生命美。他的《钱塘潮涌》、《寒林图》、《玉宇琼楼图》,捕捉了自然中不易被留意的生机和意趣,构图安排巧妙严漌,用笔沉着稳健,润枯相间,行笔力度不烈不温,为画面营造了阳刚与柔美并存的意象。其色彩既透出古朴典雅,又体现了现代绘画色彩的审美理念。

  宋代宗炳提出了山水画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王岩似有觉悟。他的《千岩万壑图》、《茅亭论道图》,《层岩古木图》、《归山图》、《苍岩翠壁图》,精心经营山坳深壑中的飞瀑流泉和山峦顶端的层层树木,重视具体景物的细致刻画。山峦叠嶂之间,峰岩竟秀,山脉绵延,松树傲立,云雾茫茫。山以伟岸的身躯拔地而起,展示着千载的更迭和永恒的不朽。

  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启发,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现实生活。王岩告诉我,他喜欢到生活中去观察,研究,向大自然索取营养,启发思路。的确,他的《秋山胜览图》、《秋山茅屋图》、《秋山无尽图》等系列展现秋的山水作品,一番秋的景象,看去十分素雅、通透,仿佛能让人呼吸到清芳的空气,感受到山水间秋天的静谧与惬意。

  一位美术评论家说:“只有拨开艺术浅层的浮云,深刻领会艺术深层的耕耘之后,绘画家才能够攀登在绘画语言的巅峰上,建构他所感知的艺术世界,去确立其生命与艺术的家园”。王岩的山水画,山川林木表现的不琐碎、不堆砌,莽莽苍苍,给人以浑厚大气之感。有时不同于传统山林景致的逍遥,有时也有别于生活的真实,画面丰富且具有参差变化之美。无论从笔墨的表现、章法的运用、形式的创造,还是气势的烘托及整体把握,都有意识地追求古意,以古为新,并力争在寻找和思考中拨开艺术浅层的浮云,进入深层去挖掘耕耘。

  王岩,原名春芳,祖籍河南新乡。他自幼酷爱书画,喜欢山水、人物、花鸟,常习书法。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10年入中国国家画院山水高研班,受教于著名山水画家,美术理论家程大利。山水师法传统,从二黄入手,上溯二石、四王、龚贤,元季四家,董赵,直至宋代范宽、董巨,遍临古代名大家作品,集名家之所长而融于一炉,形成自家体貌。

  王岩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画家,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理事,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艺术顾问,热点书画院副院长,王岩艺术馆馆长。

  王岩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项展览并屡次获奖。2008年山水画入选中国首届艺术线描展;2010年山水作品入选中国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作品《携杖寻幽图》被中国农业展览馆收藏;2011年山水作品赴韩国交流展出;2012年山水作品《溪山高隐》获第二届“钢铁长城、爱我中华”百名艺术家全国书画大展金奖;2015年山水作品入选“我爱丹青”全国首届国画展,多件作品被藏家收藏,被评为当代实力派极具收藏潜力的画家。

  一幅好画,如同一首歌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耐人寻味而难以忘怀。“山性即吾性,水情即吾情”。几十年的广博积累,奠定了王岩扎实、系统、完善的创作功底。他的山水画,把内在的气质、艺术修养、艺术功力、人格、品位、审美追求融为一体地展示出来,彰显着一种属于他自己所追求、创造的墨彩语言,正是这种独有的情感意向和风格特色,使他的作品在众多山水画中脱颖而出,神奇夺目,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关注。

http://s13/mw690/001n4wP8zy70HebZtP69c&690


http://s15/mw690/001n4wP8zy70He0d9Keee&690

http://s12/mw690/001n4wP8zy70He0rFIn8b&690

http://s9/mw690/001n4wP8zy70He1r0mc98&690

http://s1/mw690/001n4wP8zy70He1QlZCb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