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秋到冬(38)吴淞口的悼念和海伦路失落

标签:
吴淞口海伦路多伦路永乐坊静安寺 |
分类: 国内旅游 |
9月24日
到了上海吴淞口,先去了炮台山公园。人家说我们这儿没有炮台。就是一个公园。公园里头也特别不好玩,走了半天返回去到停车场的时候,我走了一个工人走的小门儿,偷了个鸡,保安发现后赶紧关上了。为什么不得而知。然后发现炮台公园北门是在出海口,导航过去,果然是长江口的出海口。
在那里,我们像大海鞠躬祭奠了爷爷,爸爸和大姑。
在12点差两分的时候,到了桔子酒店,(电话打过去问停车位,人家说就10个车位,12点以前会有)很方便的停到了停车场,还算不错。然后在那条叫平型关路的街上,找了一家锅贴店,是比较有名的锅贴店。吃了面条和小笼包子,还可以。
15元打车到了海伦路504号(好像习惯了到上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破败的房屋紧锁着,但是周围的房屋都已经更破烂了,照了两张相片,不知哪天会从这里消失(据说会整体后移)
哦,那个窗户,那个有我无数足迹的阳台
走以前每天走过的路去到四川北路1774弄,永乐坊。结果不知道为什么永乐坊还安装了门,被门挡住以后就全蒙了,门也紧锁着开不开。一个人跑出来帮我们打开门进去了,然后找门牌号码才发现永乐坊就像一个小区了,而不是一个胡同,最后找到四舅家,在门口看了看,没好意思敲门。
小时候穿过各式各样的公主连衣裙,极其出众讨人嫉妒的那种。都是住在永乐坊的舅妈亲手做的。舅妈是个中学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手艺和时尚的审美呢?小时候的答案就是因为舅妈长得特别漂亮。后来妈妈还带我在舅舅家门口的永乐坊牌楼下裁缝处做过好多衣服。(妈妈的衣服都是认准裁缝做)
然后骑自行车去了多伦路名人文化街,陪辛苦的爷爷在那站了几分钟的岗,然后到了一个教堂,在里面看了看,教堂的人总是让人感觉特别舒服,无论相貌,装扮,服装,语言。
走出多伦路在马路边上等网约车。看到小的时候拿着锅去买大汤圆的那个店,想起了好多往事。话说这个店真是能开那么久啊!十年前我去的时候也是在那个店吃过一次大肉汤元。
望向那个卖汤圆的餐馆
坐上网约车到静安寺的路上和司机还发生了争吵,他说:你们从来没坐过出租车,第一次啊?我告诉他:对了,我们从来没坐过出租车,真的是第一次。还说怎么从机场什么的到的这里?我说车停酒店了。后来吵了几句以后才发现他是生气我们在黄线那里上的车,因为黄线停车是会被警察罚的。(明明是路口上也不是黄线处)但是我们在北京从来没看见过便道边是染成黄线的,不能停车。而且变道染成黄色虚线就可以停车。打架我是最内行的,谁怕谁!后来那个司机又主动和我们讲和了,态度极好,估计怕得到差评吧。
静安寺坐落在一片高楼中,非常的小,小时候叔叔住在静安里,离这儿挺近的,就是一座特别不起眼小庙。我们在周边拍了几张照片,没进去,因为进去要花50元,后来又过马路去拍静安寺,回来以后想让他自己进去,结果扫半天码没扫出来,给不了钱,不让进。
从静安寺打车回家,发微信和哈哈联系。买好了一家很好吃的本帮菜餐厅的团购卷,(在那家吃过,印象深刻)准备明天约在那里吃饭。结果一会儿哈哈就骑自行车过来了,他说因为明天和好些朋友约好了一起去郊游几天,所以就赶着晚上过来了。他说永乐坊离我们这里只有两公里,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盒女儿刚发的月饼,聊了一会儿天,还是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