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w690/4aed4e51tdf0200703b59&690
学习与不一样的人相处
虽然都使用汉语或汉字,有趣的是我注意到日本、台湾、新加坡等都会把聋人称作听力障碍者或听障者,我想这绝不仅仅是体现了语言的简单表述及文明。而是种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体现。
而对残障人士的帮助,首先是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俯视弱者的怜悯或同情。作为成年人我们又有多少人认真的思考过或有过这样的认知呢。赵本山的表演在美国遭到质疑,就是最好的实例。
那就让《我的故事绘本》插上思想和爱的翅膀,飞进孩子的心田。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陳質采博士说,“人都或多或少带着不一样的天赋和气质来到世间。有些人聪慧,有些人憨厚,有些人看不到,有些人听不到,也有些孩子像海伦凯勒一样,因一场大病,或一场意外后丧失了某些能力,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有特殊的需求:如装戴辅助器、需要特殊的教育模式、沟通模式与相处模式。
资源不一样的人,在成长的路上,自然有不同的需求。这就好比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栽种方法,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不说这些很不一样的孩子残废,是因为我们为一般常人所设的世界,让这些资源不足的孩子寸步难行罢了!
我常常感慨:人们习惯性认为了解这些身心障碍者是专家的责任,而忘了如何与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相处是人人的责任。
《我的妹妹听不见》是一本帮助儿童了解听障世界的工具书;当然父母和师长更可以把这本书当生活故事来分享,去感受这位姐姐如何撇开世俗的怜悯,敞开胸怀走入听障妹妹的世界。其中,有个体之间因为不一样而无法完全分享的惆怅,也有因不一样而丰富的体验,更有透过了解的爱、关怀与尊重。听障的孩子和他的兄弟姐妹和同学也可以借助认同故事中的人物,觉得自己不孤单。
我也衷心希望这类型的故事可以是孩子打开人际世界的钥匙,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了解人际世界的甜蜜与困难。我希望他们可以看到人的不一样:有些人听得到、有些人听不到;我也希望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人也有一样的地方:不论是听到、听不到的孩子都一样爱玩、敏感、需要爱。这时候,孩子才可以去感受这世界,了解别人,也更清楚自己。 ”
绘本网址链接:
http://www.1-only.com/
绘本订购链接:
http://mystorybook.taobao.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