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的思索
(2025-08-29 23:31:19)分类: 教育教学 |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有人好动,也有人好静,动静之间绝无好坏,但偏好动则希望能静一些,而静得很沉则希望适当动一点,这是常理,毕竟大家都知道动静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能拿捏好动静之间的分寸则尤显个人调控自我的能力与水平。
现实之中的未成年人,特别是高中生多少人常常被自己不能很好平衡动静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的人是一天到晚静不下来,哪怕上课的时候都是有的魂不守舍,这些人其实内心也很想静,但行动上却做不到;而有的人就是那种怎么问都放不出一个屁来,闷葫芦,什么事都压在心里,不轻易表达出来,哪怕是跟自己的父母好友;还有一种人则是心里其实很想静下来,也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调整自己,但往往坚持不了几天,又被自己的坏习惯束缚控制------
所以如果我们仔细去思考当下高中生不能很好把控动静之间的关系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学生无论是哪一个层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内心都明白动静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可是行动上却控制不住自己,明明知道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但就是臣妾做不到。这就是现实。
现实中的这些人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一定其有发展轨迹的,搞清楚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对于教育工作者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当我们明白这些人变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并未对他们的这种状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也不懂得如何帮助学生,更不会去找自己的老师帮忙,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在学校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都不具备,这样的人即便成绩十分优秀出色,他们就能一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吗?未必,我相信这样的人更多的是有欠缺与不足,甚至有重大的漏洞。
所以,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人?这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仅仅靠家长也是不行的,这是需要学校从小培养,家长从小关注,而且是家校合作联动,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以贯之前做,才有可能,否则无论我们如何改革,如何去抓学生的成绩,都不可能真正帮助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才是教育改革者应该认真且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前一篇:发现进步
后一篇:要好好认识日本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