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久远的种子依然在近处开花》
(2023-01-26 16:57:16)分类: 阅读 |
《久远的种子依然在近处开花》, 这是一篇视角十分独特的散文,如果只是看题目,也许会想象这篇散文是一篇美文,但如果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这篇散文的独特在于这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因为此文所写的内容竟然是俄乌的关系。
此文是俄乌战争发生之后写的,所写的内容是俄乌之间的历史上的关系以及对当代的影响。如果一个对俄乌的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如果是一个对俄乌的关系不太清楚的人,读了此文则会从中领悟很多,很多。一方面作者在为俄乌战争的担忧,对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感到悲哀,伤心;另一方面又列举了很多与俄乌两国相关著名的作家、诗人、音乐家,以世界公认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为例,他是生于俄罗斯帝国时代的乌克兰波尔塔瓦省,他出生在乌克兰,但绝大部分的创作和生活多在俄罗斯,最后也是莫斯科去世。他终生都用俄语写作。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成了俄乌两国学界争执的焦点,类似的著名人物还有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苏联籍犹太作家伊萨克.埃马努伊洛维奇
.巴别尔、斯坦斯尼拉夫----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俄罗斯“白银时代”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同样出生乌克兰,而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写出了《恐惧》,其中“月亮的光线涂抹着斧子”的诗句,刻画了任何时代战争与白色恐惧之下人们的普遍心理;还有被视为二十世纪继里尔克之后最伟大德语诗人保罗
策兰,其出生地也是在今天的乌克兰境内,他的作品《死亡赋格》,把揭露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纳粹集中营罪行为自己身为诗人的职责,还举了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所写的作品、乌克兰城市的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霍洛维兹演奏的肖邦著名的反战作品《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都在表达着对战争愤怒。文艺作品的种子尽管是过去写的,但反映的主题在当下俄乌战争依然闪耀着独特的人文精神的力量。
这位散文作家所写的这篇散文极具震撼力。不仅让我们重新了解了俄乌两国在文学艺术的关系,更让我们从过去的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的作品里读到了,或者听到了反战之声。
这篇散文《久远的种子依然在远处开花》似乎在当下是很有现实意义。
前一篇:冷的天,进入热的阅读状态
后一篇:高三,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