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你面对一群无动于衷的人-----

(2023-01-19 21:59:23)
分类: 教育教学
鲁迅曾经面对旧中国那些麻木不仁思想不开化的国民不仅是恨铁不成钢,而且还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心,但他从内心深处对这些愚昧之人真的是有点愤恨,于是在他的笔下写了很多这样的人物《药》里的华老栓、《故乡》里的闰土、《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这些人物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既有鲁迅先生写得好,也有这些人的的确确是当时旧中国客观存在的,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但更重要的是鲁迅不仅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思想家,他用自己的笔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思想水平。鲁迅先生面对如此无动于衷的国民,他除了用笔来呐喊,还能做些什么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思想具有穿透力,他将人类的劣根性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类似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思想愚昧落后的国民,不会因为时间过去了,就消失了,也不会因为鲁迅先生揭露过了,就再也不出现了。其实当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民依然有这样一大批的人存在,只是他们目前的物质生活远比过去好多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那么容易被人们发现而已。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个人觉得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思想顽固落后的人,在我们当下的学生当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比如: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导,哪怕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依然无动于衷,依然按照自己既定的轨迹前行-----面对这样一群无动于衷的人,作为老师该怎么办?这部分学生不可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奋笔疾书,高声呐喊,即便喊了,他们也根本不当一回事,他们照样过着安稳的日子,就像温水里的青蛙,根本没有任何忧患感,根本就没有任何责任感。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教育的一种悲哀。尽管他们所处的环境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人完全不一样,但他们那种顽固不化的味道一点都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才是我这个老师要担心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堕落成这个地步,那谁还能救得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