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均衡的重要性
(2012-11-29 14:21:08)
标签:
上高中成重要性人文关怀大部分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高三学生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学生都得面对六科,再怎么好的学生,面对这六科都是很辛苦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作业是无限的。
这个时候作为教师该怎样成为学生指导者?是为了某一学科的成绩,为了挤占其他科时间布置本学科大量的作业,还是冷静思考,再三权衡,布置学生能够完成的作业量?作为教师如果站在学科角度,会觉得自己的学科必须以如此多的量,才可能训练到位,否则自己的学科可能会在将来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面对六科,高考是六科,成绩是总分,光光某一科成绩提上去了,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受到影响,这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利吗?况且学习的质量不是靠抓时间就一定有效,更为关键是要靠教师精选题目,精选有质量,有针对性的题目训练,才更有价值。
有些学科的教师为了突出本学科的教学效率,于是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让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做这一学科,而让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大量减少,甚至没有时间。我们不能不说这些老师有点学科本位主义,很自私。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大家关注。可以想象一下,被这一学科的大量作业逼迫下的学生,不仅会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而且还会对这一学科产生一定的厌恶的心理。为什么这些老师不动脑筋好好地让学生从学科的学习与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反而让学生的题海越陷越深,越深越痛苦?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吗?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吗?教师你是否要成为让学生痛苦万分的人吗?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不能从乐意让学生接受的角度来布置作业?为什么不能从学生可能接受的角度来安排作业?为什么不能从有效的角度来布置作业?为什么不能从学科均衡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让学生在各科的均衡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
也许有人会说,老师这么做是因为有评比,是因为老师为了获得更优秀的成绩。有评比,很正常,但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不能唯分数是论,不能忽视学生的整体需求。其实评比的结果尽管重要,但重要,也不比学生的总分重要吧,也不必学生的健康重要吧。再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从我们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育,如果我们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只是纯功利的数字教育,他们会对我们这些本来就和普通的教育报以感激之心吗?会对我们这几年对他们的教育打上高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