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息员事迹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孙丽萍,中共党员,自2002年做信息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
一、以身作则
在孙丽萍看来,当信息员绝不仅仅是组织协调各部门交稿,收稿,审稿,打稿这一基础工作而已,而是自身要有硬功夫,要让别人口服心服,要为学校最大限度地争光。在领导的支持下,孙丽萍很是珍惜时间,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写稿,2002年以来截止到2008、6、20,共在《兵山教育之窗》、《铁岭晚报》、《铁岭日报》、《铁岭教育》刊登教育类稿40篇,占全校教师发表文章总数的40%。
二、克服困难
随着信息部规定各校建信息博客,不断更新博客以来,教育宣传成为调兵山教育一道最亮丽的景观,调兵山教育发展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作为信息工作者孙丽萍为张春莲主任这一远见举措举大拇指赞成,也焕发出她极大的热情。一小的宣传工作太需要一台专用电脑了,但目前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把电脑配备到位,所以信息员几乎白天在几位领导的电脑房中穿梭奔走,待领导空出电脑时再上传稿件,而这儿,也远远完成不了任务。于是,孙丽萍利用家中电脑加班到半夜是常事。更新博客,投稿,有时急需要配照片。2008、4、26,孙丽萍又自费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做电子相册更新博客,并发布到论坛,扩大了一小在全国的声誉和地位。常有网友跟帖评论,说调兵山一小校园生活的丰富和教师的群体素质高。2008、5、22,孙丽萍拍的调兵山一小师生为四川捐款的照片就被登在了《铁岭日报》上,用相机宣传教育是她最大的快慰!
三、鼓励同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宣传不是信息员一个人就能宣传得完的,何况《兵山教育之窗》选稿本就按上级规定,全方位体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
四、努力练就新闻眼
五、态度积极,生活乐观
许多人把写稿当作一件很头疼的事,孙丽萍每次却会微笑应对,接受一次次新的挑战。她除了平日自己喜欢写的教育随笔外,有时学校也会委派她一些写作任务,她也会认真调查,努力向领导交出比较满意的答卷。用她的话说“写就写吧,不写就意味着永远不会写。写过一次,以后也就有经验了。”她对写作很执着,“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份执着来自于她对教育的忠诚,来自于对学校的热爱,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六、传递爱心
四川地震,孙丽萍急在心里,多次在辽北文艺沙龙(沙龙名字叫林海文竹)写文章安慰灾民,向灾区人民传递温暖。在学校组织的捐助善款中表现积极踊跃,捐款数额相对比较多,发挥了党员的先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