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黑车天经地义  讲规矩方得舆论支持

(2009-10-18 20:31:36)
标签:

财经

打黑车

讲规矩

方可

赢民心

 打黑车天经地义  讲规矩方得舆论支持

                 鲁宁:2009年10月19日东方早报社论

浦东新区打击黑车营运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上周三,一位涉嫌黑车营运的司机在被查处后,自断左手小指以示清白。矛盾骤然激化,舆论为之大哗,该区交管机构却处置失当,导致舆论对此案的关注进一步升级。城市形象为之受损。

市政府对此案高度重视,于上周六要求浦东新区政府迅速查明事实,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布于众。市政府还向社会承诺:“对采取非正常执法手段取证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上个月,闵行区也因打击黑车引发舆论关注,那起事件的“涉黑”当事人在国庆长假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本人一个说法,眼下,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倘若前溯沪上打击黑车历史,纠纷冲突始终缠绕其中,去年夏天,奉贤区甚至发生过“黑车司机”刺死“黑车举报员”之恶性案件。

本市尤其城郊结合部,黑车营运猖獗,黑车司机以地藉为界形成团伙盘踞一方,赶走持证营运车辆,暴力对抗执法已不鲜见,收取保护费、跟踪盯梢、威胁恐吓围攻殴打执法人员、抢夺被扣车辆等恶行也时有耳闻。仅去年本市就发生黑车团伙暴力抗法事件400余起。

黑车团伙不但欺行霸市,还直接偷逃税收及其它管理费,危害客运市场正常竞争及市场秩序,造成客运市场守法经营者平添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所见,于情于理于法,本市各级政府打击黑车本属天经地义,自当受到市民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守法经营户
的广泛支持。

黑车营运猖獗并非本市一地之社会顽症,放眼全国莫不如是。远的不说,单就今年初春,交通运输部还就打击黑车营运部署全国统一行动。本市各级政府多年来始终对黑车营运采取高压查处态势,仅今年以来,就两次组织代号为“霹雳行动”的打黑集中整治。还有,考虑到法制意识在市民社会迅及提升,同时也是政府规范自身执法行为之需,市政府于2006年还专门颁行有《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规定》。

事既如是,为何打击黑车在实际操作层面很难得到舆论的广泛好评,甚至于屡屡遭到舆论的起哄包括质疑抨击----毋庸讳言,这与打击黑车的执法体制(背后是普遍的行政执法体制)长期存在漏洞和不足大有干系,其中涉及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罚目的正当性,关乎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对执法主体实行监督、对不当执法行为惩罚主体事实上长期缺位等一系列突出矛盾。

法学界一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允‘许诱惑式执法’,否则公权力捞钱实在太容易了。”突破当下打击黑车包括普遍行政执法(罚)所遭遇的“囚徒困境”,首先须痛下决心将执罚与“创收”坚决加以区分,继而设定对执法者的“第三方监督”,余下才是整治执法队伍、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惟如此,打击黑车营运及诸如类似的执法行动,怎会得不到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本市有多少黑车在非法营运,坦率说连交管部门也说不清。据沪媒报道,仅2006年本市被处罚的黑车就超过7000辆(次)。拿经济学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作分析,黑车营运现象久治不愈,背后一定依赖刚性需求作为支撑。这个需求集中反映为市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公交线路过疏、班车密度不够,公交车与轨交之间衔接经常缺乏“最后一公里”。简言之,倘若公共交通能基本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又有哪个出行人会选择一旦发生交通伤亡事故毫无法律保障的黑车作为代步工具?

赢取舆论对打击黑车正义性、正当性之广泛认可,除下决心理顺执法体制、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还尤须理顺公共交通的营运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和定价机制。迄今为止,通过几年努力,公交车营运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已初步得到重新梳理,而轨交营运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则尚待抓紧理顺,譬如申通公司作为轨交营运主体却系一家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上市公司----此问题久拖不决,轨交车票就降不下来,合理定价机制的建立无从谈起,便捷的公交服务始终遭受瓶颈制约......追溯至打击黑车,则往往呈现事倍功半之尴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