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普斯的商业风险
(2009-02-03 14:14:22)
标签:
菲尔普斯吸大麻商业风险财经 |
因为一鼓作气斩获八金并七次打破世界纪录,菲尔普斯成为去年北京奥运会的头号运动明星,菲氏本人亦被他的全球粉丝们授予“菲鱼”的昵称。因为出席朋友聚会时吸食大麻的照片被纸媒曝光,菲氏在全球舆论聚焦下令人难堪。
英国《世界新闻报》引用一位目击者的描述写道:从他抵达聚会的那一刻便有些失控,如果他继续保持聚会上的糜烂状态,人们很难相信他还能再拿任何金牌。”然而,我眼里,“大麻事件”的后果并非在于拿菲氏的不捡点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能否再拿金牌作主观的逻辑推断,而在于在乔丹之后、一个被舆论普遍视作品行端庄、已然成为当代青年人偶像的一代体育运动明星的轰然倒塌。
“大麻事件”令无数粉丝添堵,菲氏伤害了无数体育观众的心。然而,由此而遭受最大伤害的却是他非常孝敬的妈妈。
众所周知,菲氏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爱的慈祥和严厉,含辛茹苦的无言付出,是菲氏成功的最大外在动力。当黛比-菲尔普斯在新闻节目中惊闻儿子的不捡点时,她流下了非为人母者难以真切感受的泪水。那是享受儿子巨大成功带来的幸福后所突然承受的深深失望。
我知道,母子情长----亲情文化在东西方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我仍然相信菲氏的后悔和自责:“我从没见过我妈妈那么沮丧,这件事对她的伤害超过了其他任何事。”然而,天下从来没有后悔药。
“尽管23岁的我在游泳池取得了成功,但我在有些事上却采取了不不恰当的方式,显示出较差的判断力并做出了了令人遗憾的行为。为此,我感到抱歉。我保证不会再次发生。”无论如何,菲氏及他的经纪人在“大麻事件”曝光后迅及发表道歉声明的做法还是理智和得当的。
通过人肉搜索,更多未经证实的针对菲氏不捡点的劣迹行被源源不断的挖掘出来,但我宁愿相信,“大麻事件”只是涉世不深的菲氏之偶尔过失。因而我愿意相信他“保证不会再次发生”的承诺。
甭说西方社会,即如价值判断日益多元的中国,并非所有的人都认定“大麻”损害了菲氏的社会形象。甚至于大麻是否属于毒品、是否属于国际泳联规定的禁用药物都存在极大的争议。可是,即便撇开“大麻事件”与体育明星、青年偶像、道德伦理、社交活动、个人行为方式等等这些社会人文层面的讨论与遗憾,同样令人沮丧的恐怕是菲氏的赞助商们。
今天的社会充斥着太多诱惑,能坐怀不乱者实属凤毛麟角。就是那些个“凤毛麟角”者,面对趋之若鹜的赞助商们贪婪的眼神,其中的许多人仍然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发“飘”----直至走向疯狂。菲氏的过失,若事后确被证实属于因年青而定力不足,赞助商们的疯狂却依然构成菲氏失足的外因之一。报应通常是连环出现的,对赞助商们而言,借助菲氏的“阳光形象”推销产品或服务的巨额投资,就算菲氏“保证不会再次发生”的承诺得到兑现,其广告营销效果却已大打了折扣。行文至此,重新回眸北京奥运会上的一幕幕,某位国内明星运动员在开赛前突然上演的那一出,同样毁了自身形象,更令一大帮赞助商叫苦不迭.......
悲观点看,“大麻事件”再次告诉人们,今天的社会已然没有做人的正面偶像;乐观点----务实点看,以明星为介质的商业广告营销,风险防控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在早已被“提前透支”的商业化社会里,讨论明星形象的社会风险,不如讨论他(她)们的商业风险更为现实。
前一篇:扶持“三农”,牛年维稳第一要务
后一篇:牛年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