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万亿政府投资促内需扩就业

(2008-11-11 10:19:35)
标签:

政府投资

内需

不得已为之

财经

                 4万亿政府投资促内需扩就业
 
                          鲁宁
 
国务院5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明后两年重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扩大内需。国务院的经济振兴方案涉及10个方面,其中仅增值税转型在全国铺开一项,国内企业实施技改或扩大产能,按现有税负盘子,即可减少企业增值税税负1200亿元。
 
5日系上周三,当天作出的决定选在9日晚间发布,显然有决策层的多重考虑:其一,周日晚上公布重大政策利好,利于本周一股市实现久违的大红盘,以提升中小股民信心;其二,本周将公布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作为最高决策层显然在会前就获知相关数据,很有可能,数据比各方预先的估计还要糟糕----也即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程度比预想的更为严重,抢在数据公布前提前开会决策,提前发布扩大内需的10大政策举措,不但可以提前舒缓社会的恐慌心理,更重在提振社会信心。这样的算计和安排,就事论事叫策略,往大处说就是执政能力之提高的一个标志。
 
明后两年新增4万亿元政府投资,意味着财政部一个月前公开放风的明年国债发行规模至少2000亿元的盘子已明显“过时”。新华每日电讯引用摩根士丹利报告称,明年国债发行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总量相当于中国今年GDP2.0%甚至更多。几天前,铁道部宣布2万亿元(比已施行的“十一五”计划新增8000亿元)的铁路扩建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复。紧接着,交通运输部披露正在酝酿5万亿元的交通投资计划,大幅度提升高等级公路、水运、港口建设的投资规模。显而易见,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果断实行“凯恩斯主义”(国内叫积极财政政策),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政策取向。预计本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出经细化后的一揽子方案。
 
在全球经济下行之大环境下,保护直至逆势增加全社会就业岗位----前些天我刚写过一篇《减费减税保就业》的拙文,在上周三(5日)本栏中,我亦就政府发债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作了简述,本文则侧重分析政府投资对行业、产业以及增加就业岗位的直接和间接拉动作用。
 
以铁路、公路、航运、港口投资为例,其对行业和产业的拉动分为多个层次:钢铁、水泥、石料、石化副产品及其它辅助性建材的刚性需求相应攀升;筑路机械、土建施工装备、铁路机车制造、港口装御机械、海运及内河泊位施工装备、工程勘察设备的刚性需求相应得到拉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算监管、工程审计等一大批关联服务行业的服务需求随之增加。间接拉动同样巨大,举15年前我在沪杭甬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采访时收获的见识,为防路基渗水,路基施工需大量工程用防水布----眼下纺织业不景气,大规模交通基建正好为纺织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通常而言,每1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能带动全社会6至8元的关联性投资,如此“溢出效应”于扩大内需十分有利;此外,每修筑1000公里铁路,可为10万民工提供饭碗,未来若干年间,国内光新建铁路一项就超过2万公里,其拉动就业的直接作用无须赘言。
 
由此所见,作为应急之策,扩大政府投资----拉动关联行业和产业“吃饱吃足”----促进内需----保护和新增就业岗位----维系和确保民生的宏调政策,思路对头、方向明确,实际效果亦可有所预期。
 
另外,如此大规模政府投资会否影响政府对预算内社保、低保、医保及其它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我的判断是,地方层面,有时难以完全避免,中央层面基本可以避免。因为以国债为资金来源的政府投资性质属于“预算外增量投资”,对固有预算盘子不产生挤占影响。相反,受政府“增量投资”的杠杆撬动,全社会投资规模相应扩容,政府、企业、民众一起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