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救市房价都要跌
(2008-10-18 10:19:04)
标签:
房价救市政府自救财经 |
单位食堂的大师傅前些天问我,现在买房划不划算。我明白他的意思,也知道他刚工作的儿子已搞上了对象,我劝他先把荷包捂紧了,静观楼市翻云覆雨再说。
上周四,由南京领衔,国内18座城市的政府纷纷出手救楼市。另有信源模糊的消息声称中央政府对地方救楼市予以默认。还有更耸人听闻的传言挂在网上,说是中央政府为救楼市已召开了秘密会议云云。
大师傅急了,悄悄跑来找我,担心政府一出入,刚有点下行的房价岂不又要上蹿。我劝他莫慌,就算涨也是强弩之末,继续捂紧荷包静观之。
作为民意排泄渠道之一种,新闻时评圈最热闹,几乎众口一词指斥地方政府救楼市。
楼市评论,我已放弃好些年了,自以为该说的话几乎已被说光了。今日重就楼市谈点看法,首先想说,任凭时评界众笔友如何痛斥,各地政府该救楼市照救不误,人家才不会顾忌新闻时评这点小民意。很多时候,那些决策救楼市的人,压根就不看(屑)反对救市的新闻评论。
还记得,2000年时闻我老家的政府突然拧小了供地的水笼头,我就下意识地作出判断,劝身边的亲朋要买房赶紧下手。我说服他们的理由是政府发现了一块借地生财的“新大陆”,不出一年商品房价要乘直升飞机了。后来的事情就无须费笔墨了,时至今日,房价稍有下行,最紧张的不是开发商,也不是房贷机构,而是地方政府,卖地使它们一个个成长为“大地主”,房价若大跌,“卖地财政”就会玩不转,CDP受连累影响政绩该如何是好。南京等城市直接或间接救楼市急不可耐,正好印证我的上述判断----这是把救楼市的漂亮外衣扒光的判断。行文至此,但愿人们能想到易宪容先生,自2005年起,他一直撰文唱衰楼市,为此差点儿丢掉社科院的铁饭碗,大伙不妨掂量一下,假如与易先生结怨的只是众开发商,他们有如此大的能量么?
得出救不救市房价都要跌的结论,无须高深的经济理论,只须回归常识。以常识解读房价走势又叫生活经验。它能告诉每个成年人,凡商品有涨必有跌,大涨必大跌,暴涨必暴跌,这是规律亦叫铁律。房价暴涨太离谱,天怒人怨已有经年,怎么地,那些个在楼市上过度投机的暴发户们一定会遭天报应。此乃物极必反。
地方出来救楼市至多为已逼近下行周期的房价打一剂强心针,在冠冕堂皇的说辞背后,地方以救楼市为饵儿,正帮着开发商抓紧出货。如果中央政府也公开出面救楼市,操作方法又特讲艺术性,其所能收取的效果,充其量也只能使房价软着落,以免对金融及实体经济造成过大阵痛。
导致房价继续疯涨的外部环境已出现变化,全球经济要从下行周期中重新走出来,没两三年时间不可能,楼市中的中外投机者能开溜的比兔子跑得还快,没跑脱的想滑脚已经很难。任何商品价格,只要投机者离场了抑或不敢轻率进场了,其价格回归价值也就不远了,这也是铁律。
支撑房价坚挺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限于篇幅我不作展开。不知何故,一个最大的变化却不为楼市评论家所广为关注----这就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民宅基地一旦成规模入市,纵有清规戒律百条千条,看得见之手是无论如何管不住的。如是,土地供应由政府吃“独食”的局面必将打破,土地供给大幅增长,请思量,房价还能由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言九鼎么?
哈哈,静下心,有耐心,观其变,迟来的和尚未必只能喝稀粥......
前一篇:“新医改”捏“面团”
后一篇:表象救楼市 本质救政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