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心灵”温暖申城》

(2007-02-12 18:11:48)

                   《“美丽心灵”温暖申城》

                  鲁宁:2月13日《东方早报》社评

“美丽心灵”以无偿献血的名义——昨天起,春寒料峭的申城再次被返乡民工留下的“满腔热血”温暖。

暖流来自上海火车站前的返乡民工群体,在流动献血车旁,早报记者记录下了132个温暖的身影……

去年的这个时节,在同样的地点和场合,申城也曾经受感受过一大批返乡民工的温暖。

因为“热爱上海”,因为把上海视作自己的“第二家乡”,他(她)们在行将踏上艰辛的返乡旅途前,心甘情愿地撸起袖管,为这座为他(她)们提供了“生计”的城市奉献出一份质朴的感恩情怀。

他(她)留下了温暖的背景,他(她)们中的许多人,在留下温暖之后,可能要在拥挤的火车上站立十数个甚至于几十个小时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为生计,他(她)们在申城辛苦劳作,几乎“承包”了这座城市所有“脏、险、累、苦”的工作岗位;他(她)们是“上海制造”无可争辩的奉献者;他(她)们是上海当之无愧的建设者;他(她)们是维持这座城市正常运转无可替代的生力军。他(她)的总人数,业已占到申城户藉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理所当然,他(她)们是这座城市天经地义的新成员!昨天、今天和未来数天,为申城留下温暖背景的他(她)们,是这个可亲、可敬、可爱的庞大外来民工群体中朴实无华的代表。

刚刚过去的2006年,申城人均GDP跃上了7000美元的新台阶。早报注意到,上述“人均统计”中,上海首次把居住半年以上的450万外来民工纳入了人均产出的统计范围。这一悄然变化,体现出全体申城市民对外来民工“奉献上海”的肯定,是对他(她)们辛勤劳作的尊重。

这些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下,申城容纳外来民工的胸怀日趋开阔,相关政策日趋实在,许多保障外来民工就业、医疗、子女教育、劳保等基本权利(益)的举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星到配套,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正是这些改进、改良和改善,为数百万外来民工逐步融入这座城市提供了可能和期待。毫无疑问,这是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的“人文前提”,也是构建“和谐上海”最基础的条件。

大爱无言——阅读返乡民工无偿献血后朴素的留言(见昨日早报A4、A5两个整版),早报评论员被深深地感动并持续地感地着。他(她)们为申留下了“满腔热血”,留下艰辛劳作的汗水,却没有留下要求这座城市予以回报的任何片言只语。

“美丽心灵”以无偿献血的名义——在申城市民再一次感受温暖的时候,我们诚挚地提醒社会各界认真体味:面对返乡民工的“大爱无言”,我们是否感悟和触摸到了他(她)们冀希更融恰地融入上海的殷殷期待?对于政府部门,在外来民工基本权利保障的方方面面,是否仍然亟待改进、改良和改善?对于企业主,是否该当在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外来民工的薪酬待遇?对于市民,在外来民工替你送水、送奶、搬家、换煤气瓶、做钟点工时,递上一杯热茶,道一声谢谢?

继去岁之后,早报之所以再度联手上海铁路局、市血管办等机构,共同推动“美丽心灵”活动,决非单纯为了再一次温暖申城,也不是单纯为了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而是要唤起和激励社会各界,共同为外来民工做得更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