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感 |
平阴县纪念建党86周年暨命名表彰大会典型材料 |
立足岗位勤探索
平阴一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今天,我又被表彰为县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作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代表,向领导和大会汇报近几年的表现,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一、春风化雨,教书育人
1993年我从老家沂水县第二中学调来平阴,被安排到县第一职业高中任教,教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我那时家在县城,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几十里。天不亮就得出家门,天黑了才能回家。由县城到农村,由教高中到教初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但是我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从事的职业要求自己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永远留在我记忆里的是农村中学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桌椅和在这样的环境中100个渴求知识的孩子。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生活上给他们引导,为他们讲城里的故事、外面精彩的世界;课堂上耐心讲解,精心辅导,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赢得了这些孩子的心。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个冬天的中午,我在办公室里正准备吃从家里带的冷饭,进来了几个孩子,他们用罐头瓶盛来热乎乎的豆腐脑。说:“老师,看你有时中午连热水也喝不上,同学们都很心疼。” 原来这是他们住校的同学每人凑几分钱,从学校外面买回来的。我感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1994年夏天,我因教学成绩突出,调入平阴一中,教高一两个班,做一个班的班主任。早6点上早操,上午四节课,中午12点40分查午休,下午三节课,晚三节自习后10点半查宿舍。这样从早5点半到晚11点17个半小时都是上班时间,天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送走一届毕业生,三年又一个轮回。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有谁知,教师是在这单调枯燥的时间重复中默默奉献。16年来,我就是在这样重复中去爱自己的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记得在97年高考前夕,为了给学生们补充营养,我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钱,买了20斤鸡蛋,让爱人帮我煮熟了,发给每个学生两个,对他们说:“你们每门功课都能考满分。”他们吃过鸡蛋,很受感动,带着老师美好祝愿走进考场,发挥出了自己的的最好水平。1997年我的学生张静考入了北京大学,1998年我的学生潘丽娟,以满分900 分的成绩夺得山东省语文单科状元。过去多少年了,现在学生每次聚会,都会津津乐道这“两个鸡蛋的故事”。
班级管理上,春风化雨,在教学业务提高上,一丝不苟。一中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我虚心向他们学习,每篇课文,先听他们的课,同时邀请他们听自己的课。我在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指导中成长。我还注意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满足自己本科毕业,继参加“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之后,又进行了研究生学历进修。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曾荣获济南市高中语文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执教的《灯》也荣获济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3年8月又在济南市第四批教学能手说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05年,我35岁就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二、学会管理,注重效益
2001年,我被推选为年级主任,成为一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角色变了,工作思路就要变,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在实践中,自己的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平阴一中和玛钢外国语并校整合后,我分管2003级,认真落实学校的年级主任负责制、班主任负责制和备课组长负责制 “三制改革”,同时充分发挥玛钢奖金的魔力和魅力,加强年级内部管理。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实施了不同的管理策略。高一抓好规范和养成教育,让孩子迅速适应高中生活,做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同时做好理想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立志高远。高二防止分化,抓好了后进生转化。高三强化了目标意识。就是与高三有关的每个人、每个团队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自己班考多少济南市前100名、多少重点大学、多少本科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备课组长,本学科考到济南市第几名、多少学生达到单科重点线、本科线要明确;作为任课教师,自己在同学科是什么位次、多少学生达到单科重点线、本科线要明确。作为学生,既要有高考目标,还要有阶段性目标,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优化全员管理、全程管理。调动每一个与高考有关的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高考复习的第一天开始,到高考结束止,每一个环节、细节都要挖掘最大的潜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我带的这个年级在2006年高考取得了辉煌,一本上线率达到15%。
我最想汇报的是,2003级学生在高二组建特长班的事情。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上本科。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还有没有另外的路子?我认真研究了音体美专业训练和高考录取的情况,在学校的支持下,召开了年级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召开了部分学生、部分家长动员会,大胆组建了近260人的4个音美特长班,这在一中办学史上是没有过的。这260个学生,选择了特长,有了信心,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和潜能,2006高考有近180人上了本科,录取率69%,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录取率,如单凭文化课考上十几个本科就不错。其中有2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这个创新思路取得初步成功,2007年特长生有340人双过线,预计录取260人,其中体育生于佳超过北京大学录取线线,有3人通过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录取线。也就是说,学特长也能考北大、考清华今年就会变成现实。每想起这些,自己总是涌动着莫名的激动和骄傲。
三、科研创新,培养团队
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在勤于管理,精于教书的同时,刻苦著述。独立或参与编写专业著作多部,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论文《浅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起点》,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至今,我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专业文章、出版著作近200万字。2004年山东省进行新课程改革,我有幸参加了新教材编写课题组,参加编写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多次参加济南市教研室的资料编写,命制济南市统考试题,连续几年担任山东省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作文的组长,在济南市语文教学领域有了较好的声誉。
作为一个带头人,在自己科研创新的同时,注重带动作用,培养教师团队。我担任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后,将教育局开展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落到实处,创造性的在全校范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构建“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前的课堂,老师采用灌输式,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的听,没有积极性。我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让老师精讲,学生多练,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我还倡导 “案例分析研究”和教育教学反思,采用教师素质大赛、树立课堂教学标兵、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过关、采取教研科研一体化等有效的形式,锻造老师们的素质。积极指导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目前,我校承担了国家级、省市级重点课题12个,其中我作为实验课题组长承担的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对于我校语文写作教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我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师的基本功问题、学习方法问题、优等生偏科问题等等,都要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目的仍然是服务课堂,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迅速提升, 2006年济南市中青年新课程改革课堂能力教学大赛,我校取得了全市前5的好成绩,受到济南市领导的表扬。近几年我校有几十名青年教师在市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有三位老师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在2006年底县教育局“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第一次验收活动中,我校合格率100%,包括名师、学科带头人在内的骨干教师有228人,占我校所有专任教师总数的60%。正是这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为一中2007年的高考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茹获市文科状元,市文科前10名4人,前100名27人,理科前100名12人。文理重点本科239人,预计今年本科录取1000人。
成绩只代表过去。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要切实增强以发展为己任的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相联系,继续勇攀科学高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方面再立新功。为我县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做出自己全部的努力!
200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