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因为货币流动性加剧,和人们对货币贬值的担忧,以及刚需和改善,在房价上涨地王频出的大背景下,导致今年各路需求纷纷杀入楼市,这样的强大吸纳能力导致一二线城市库存急剧减少,楼市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也是疯涨。
虽然热点城市也采取了大量的限购限贷措施,但作用不太明显,因为那只是从堵的角度来减少下游的需求问题,而根本的上游的土地供应问题更应提上议事日程。
地方政府是土地的唯一卖方,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因此具备了从供应端释放土地的能力和资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二线城市上涨最快的四小龙之一的合肥的加大土地供应的措施,为全国热点城市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今年七月初,合肥市最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开启,其中第一条就是“增加居住用地和住房供应”, 合肥市将根据商品住房市场销售情况,确保居住用地供应充足,2016年下半年每月居住用地供应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
虽然七月底原合肥市长张庆军落马,但半月后,新的代市长凌云上任,继续加码了对楼市的调控政策。
九月初,合肥土地市场网用两个页面公布了《合肥市居住类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公告》,涉及土地50宗,总面积6225亩,这也是合肥市土地市场历史上一次性公布居住土地宗数和面积最多的。
这些土地跨的区域很大,最热点的湖滨区更是占了很大比例,总的建筑面积差不多达到1000万平。火热的楼市氛围下,合肥的这场土地的瓢泼大雨将起到较为明显的降温作用。
这首先在合肥房地产市场房源供应量不足房价上涨、购房者存在恐慌性入市的背景下,此次大面积土地信息发布是从供应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对冲了巨大的需求,稳定了购房者们对未来楼市的预期。
其次对合肥楼市的开发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不用担心无地可拿了,而前期疯狂抢地王的开发商也冷静了许多,毕竟这么多后续的土地,不可能都成为地王,再拿地必须得把整体区域的账本算清。
当然对政府的土地财政也是一笔大收入,这样的火热局面下,土地的价格不但不会流拍,还是能产生一定的溢价率的,这对目前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政府自然是件好事。当然,这些土地的具体落实招拍挂需要合肥政府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及时供应到市场上来。
但合肥这样的案例在全国不是很多,也就济南可以一比。济南全年总的住宅用地供应量将达到8000多亩, 明显超出以往每年五六千亩的供应量,这也是近几年来住宅用地供应首次大幅增长。
目前二线城市中很多城市其实并不缺地,更多是政府的整理土地的效率很低,或者有意故意放慢土地出让,达到刺激楼市的作用。合肥和济南都是房价大涨之后,开始采取措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国内有些二线城市,比如重庆、长沙等,都是保证了土地的足够供应,使供求关系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所以地王几乎不见,房价一直平稳。
在这个楼市调控方面,尤其是土地出让方面,一线城市表现差强人意。前八月四个一线城市住宅土地出让只有793万平,比起去年同期的1466万平下降近半。
尤其是上海,楼市需求旺盛,但相对而言土地出让很少,所以今年个个都成为地王。而近期忽然接连收回三块重要土地的出让,也没有具体调控政策跟进,导致坊间各种政策谣言漫天飞。整个上海楼市人心惶惶,挤爆交易中心,甚至出现了大批为买房而假离婚的现象。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一线城市,上海在政策上如此暧昧不清甚至无所作为,把自己的市民逼到做尽荒唐事的程度,事后也只抓几个造谣者了事,再无具体措施应对楼市,房价岂能不暴涨?
而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他们近期会公布北京市土地供给情况,来证明当前楼市是货币推升的,与土地供给无关。土地供给过剩而不是不足(总量), 你北京连续几个月不供地,还谈什么过剩?
京沪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是不是连很多二线城市也赶不上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