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论语》之“宰予昼寝”——读博论语

(2010-03-13 11:22:00)
标签:

论语

宰予

昼寝

如月

真相

忠恕

朱子

孟子

杂谈

分类: 修身

 

感悟《论语》之“宰予昼寝”——读博论语

 

 

http://s6/middle/4aec484eh81a663111185&690

 

  读好友的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新的启发和收获。最近好友如月写了《挑剔孔子》、《挑剔孟子》、《挑剔宋朝学者》等系列文章,观点都很新颖,能够深刻的感到一个思想者在独立的思考。由于我本人也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所以,每次读他的文章,都能引发许多思考。其中,如月关于《论语》中“宰予昼寝”的分析对我非常有启发。关于“宰予昼寝”的问题,我也有很多疑惑,一直没想通,虽然也看过《五帝德》,但并没有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如月兄喜欢研究《史记》,自然就关注《五帝德》,他从中发现了孔子批评宰予的真正原因,这在《论语》解读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根据他的分析,我也产生一些联想,并做了一些补充,使这个故事看上去更加合理、可信。下面是我在他文章下的相关评论,感兴趣的朋友请参考如月原文,并欢迎继续讨论。

 

宰予昼寝

 

  (《论语》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关于“宰予昼寝”的分析很精彩。很受启发!

  故事的真相大概是这样:
  宰予喜欢刨根问底(也经常把老师难住,《论语》中关于“礼崩乐坏”的讨论就可见一斑),这次宰予又追问五帝的事,孔子就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他,但孔子自己也拿不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就告诉宰予,这只是我的猜测,还没完全想好,先别乱说。宰予也答应了。
  但宰予嘴太快,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子贡。子贡很少听孔子讲这些猜测的东西,不太相信宰予的话,就去问孔子,孔子一听,知道宰予把他的猜测乱讲了,就很生气。就派弟子去把宰予找来,想当面教训他几句。弟子就跑去找宰予,宰予一听事情的前后经过,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又惹老师生气了,就不敢去,于是和来的弟子说:“你就说,我在睡觉,去不了”。

  于是,去找宰予的弟子就回来禀告,宰予在睡觉,来不了( 宰予昼寝),孔子一听,更加生气,就开始当着其他学生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一些弟子看到了老师发火,有的知道原因,有的不知道,但都分别记录了这件事,因为对这件事的理解不同,这就有了《大礼戴》、《孔子家语》和《论语》等三个略有不同的版本。

 

忠恕之道

 

  (《论语》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对“道”和“忠、恕”的理解应该没大问题。
  他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道者,路也。这里的道不是目标,是途径,是方法。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其中,“明明德,在亲民”都是途径,是方法,“止于致善”的“善”才是目标。
  《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
  所以,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子精髓


  宋学实际是只研究自己能研究明白的,或者说,只研究那些自己认为能研究明白的东西。并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这种改造对一定时期内中国思想的发展是有凝聚作用的,至少在与佛学的抗衡中,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其弊端也很多,尤其是后来的统治者,对朱子的思想过于教条,严重束缚了后来学者的思维,这其实非常不符合朱子的本意。
  真正学习朱子的应该是他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而是不他探索出的东西。

 

孟不如孔

 

  《论语》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的徒子徒孙编辑整理的。同样,《孟子》也不是自己写的,也是孟子门人整理的。
  任何人都有毛病和缺点,都有可能在某些时候,说过一些过激的话。
  如果《论语》里有更多这些记录,说明孔子的徒子徒孙更真诚,更坦荡,也更自信。
  《孟子》里少一些自我批评的话,那只能是孟子的徒子徒孙们更善于美化老师,也侧面说明他们不那么自信和坦荡。
  所以,孔子的弟子,多数都很厉害;孟子的弟子,就差许多了,出息的很少。

 

 

参考本人相关文章:

  浅谈孔子的“三年之丧”与“教育方式” 感悟《论语》之“宰予昼寝”——读博论语 

  君子的追求——感悟《论语》之“孔颜之乐” 感悟《论语》之“宰予昼寝”——读博论语  

  难道是孔子害死了颜回吗?——《孔子》观后感 

  珍爱生命,好好活着!——感悟《论语》之“事人事鬼”

  感悟《论语》之“天下有道”与“别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