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读书的季节。

(2007-09-11 11:37:51)
标签:

教育杂谈

读书

秋天

分类: 修身
秋天——读书的季节

 

秋天——读书的季节。

 

  进入九月,北方的天气开始凉起来,走在路上,让人有精神抖擞的感觉。无论是周末的上午,还是工作之余,读书成为最好的消遣,可以说,秋天是读书的季节!

  每年都会定一些读书计划,回头看,少数实现了,多数并没有完成。不过,列读书计划的想法一直还是有。

  许多书没有读完,有不同的原因。有的书没读完是因为内容太多,道理太深,需要静下心来,有大段的时间去阅读,才能读下去。这种书往往也是最有价值的,想读完这种书也是最难的。比如肯.宾默尔写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就是这样的书,非常有趣,但需要耐心,只能在家阅读。在单位上班一般不适合读这种书,因为单位里的时间是被切割成许多碎片的,经常会被打扰和冲击,所以,不适合读太深刻的书,只适合读内容不太连续的书籍,如《曾国藩家书》、《近思录》之类的书,我最近在单位读的是《金刚经》和《坛经》,主要是为了对佛学有更多的了解,一次读一两章,不贪多,但回头一看,其实效率很高。

  还有一些书没读完,是因为内容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越读越没味道,就略读或放弃。这些书不一定是没有价值,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读懂,但读不进去硬读下去还是不可取的,那样的读书就成了负担了,读书是一种乐趣,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就暂时放下,改日再读,这才是享受读书,而不是书本的奴隶。所以,读书也必须懂得适当放弃。我有个同学,读书就有心理障碍,认为读不完一本书,就不应再读下一本,否则就有负罪感。其实,《弟子规》中就说:“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个态度对于读经典书籍来说是恰当的,但不适合我们的日常阅读,尤其是面对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必须有效率,读书的方式也必须有灵活性。

  还有一些书,越读越让人产生联想,也会引出许多疑问和思考,需要查找其他的书籍配合阅读,结果,为了读一本书,牵扯出好几本书来,使整个读书计划打乱,读书的时间也被延长,有时候,连读书目标都会改变。跟着感觉走,往往还真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一本好书读完之后,会让人经常的想起,不时的再翻出来,让人品味那精彩的段落。中西哲学的书看了许多,但对道德与理性的问题我一直困惑,直到前几年看了尼采的《曙光》,才突然想通了许多事情,那本书也就成了我思想上的一个曙光,会经常想起。再比如:读了经济学家诺斯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使我把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看了达尔文医学专家尼斯和威廉斯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使我对达尔文以来的自然选择有关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读传记作家迈克尔·怀特的《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使我们对科学发现的动力与途径有了新的思考;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系列书籍,使我对国家、企业、个人如何根据环境来选择战略有了新的启发,等等,这种类似明灯的书还有很多。

  其实,无论我们在哪个领域,能有所觉悟,可能都是因为遇到了一本好书,或是遇到了一个高人,或是遇到了一件重大的事。相对来说,我们亲身遇到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件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而读书则是我们最经济也最有效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爱好,而我更喜欢在秋季里读书、在冬季里思考、在春天里实践,在夏天里旅行......

  就这样,走过秋天,走过四季,走过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