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表达如何“强调” (一)

(2006-10-09 15:04:59)
分类: 论文

          高考对语言的考查,重在实际运用,重在表达。人们说话总是有目的的,语言的目的性决定了表达必然有重点,对重点必然有所强调。一般正常语序的句子,朗读时表达强调主要是用停顿和重读表示,单就书面形式本身是看不出强调的。那么,书面表达中如何进行“强调”呢?主要有五种方法:一靠语序变化,二靠使用虚词,三靠运用标点,四靠使用代词复指,五靠单独成段。

汉语没有词形变化,因此语序就成为表达的重要手段。打破正常语序,往往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通过语序变化达到强调,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放在前面说;放在前面的正是强调的对象。如谓语在前就是强调谓语部分的内容。如“怎么啦,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又如“我们洗完了衣服”一句,如果要强调“衣服”如何如何,就把“衣服”提到句首,以它为陈述对象,说成“衣服我们洗完了”。又如《包身工》:“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因为“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被提前,就强调突出了包身工被奴役的形象,说明她们生活的紧张、忙乱、劳累和穷苦,如果改成一般正常语序的句子,就看不出来了。

二是什么放在后面,就是强调什么;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放在最后说。比如,《祝福》中描写祥林嫂“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句子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两个词语分别是“破碗”和“竹竿”的定语,应该置于中心语之前,现在挪到句尾,反而得到了突出和强调,使人对祥林嫂流落街头乞讨无门的惨景有了更鲜明的印象。复句中也有这类现象,比如因果复句,在“因为时间是组织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句里,强调的是果句,如果改为“之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是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一句因句挪后强调的就是原因了。条件复句,假设复句也是这样。再看下面的试题:

阅读后按要求作答。

百货大楼将于元月1日上午10时举行开奖仪式。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电视台已决定进行现场直播。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

把以上三句合成一个单句来表达,不能改变原意,不得增减成分。

A. 强调这次开奖重要,该怎样表达?

答:                                                                     

B. 强调要及时了解开奖情况,该怎样表达?

答:                                                                     

这道题就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句变单句了,除了不能改变原意,不得增减成分外,它还要求表达命题人所指定的强调重点。其实我们只要比较一下三句所传达的三个信息,就会发现足以体现这次开奖重要的就是“开出的是金奖”这一信息,它是本质的,其他两个信息无论是开奖时间还是电视台直播均是非本质的。只要调整语序,把“将开出金奖”这个信息放到句末说即可。故A答案为:元月1日上午10时,电视台直播的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将开出金奖。如强调要及时了解情况,关键是两个信息——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渠道。将这两个信息放到后面说即可。故B答案为:百货大楼的金奖开奖仪式,元月1日电视台将于上午10时进行现场直播。(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