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重视特殊教育”专题调研手记
这是一次爱的旅程。
7月11至13日,随同全国政协卢展工副主席率领的“重视特殊教育”调研组,赴吉林长春进行调研。原来以为关于特殊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掌握,在调研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有一些新思考。谨以调研手记的形式与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7月11日
晴,星期一
上午10点15分在青岛乘坐山东航空飞往长春。下午3点参加全国政协“重视特殊教育”调研组在长春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
学校创建于1936年,是长春市唯一一所招收听障学生的特殊学校。学校办学条件良好,体育馆、图书馆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测听室、耳膜制作室、语训室、音乐治疗室等各种专业教室20多个,校长说“不差钱”。学校教职工107人,学生240人,教师中研究生比例达21%。据介绍,学校的学前康复入普率从2011的 19.4%上升到2015的46.1%,高中升学与职高就业均为100%。卢展工主席与调研团的委员们一间间教室分别考察,观看学生的各种作品,与师生亲切交流。调研组的于兵委员毕业于这所学校,师生们感到特别亲切,拉着他为孩子们现场讲了一堂“微课”。而著名书画家韩必省委员则兴奋地在一位学生的作品上签名鼓励。
考察结束以后,原计划没有安排座谈会,卢展工副主席提议开一个“站谈会”,我们就在校园的树荫下与校长老师交流了起来。校长提出,能否把特教津贴延长至退休后,现在在职教师有特教津贴,但是退休以后就取消了,不利于鼓励教师终身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晚上卢展工副主席邀请大家茶叙。他说,政协委员是政协的主体,听委员的交流很重要。
7月12日
晴,星期二
早晨5点起床。写调研手记。上午9点考察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院创办于1987年,已经有29年的办学历史,先后为社会输送了3011名人才。校长介绍说,学院是公认的全国最好的特殊教育高等教育机构,被誉为特殊教育的清华北大。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学院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盲文制作室、语言制作室,设计系学生的蛋雕、木雕工作室、盲人图书馆、听障学生美术作品展、特殊教育展览馆等,在听取了长春大学潘福林校长的情况介绍后,与相关教师与学生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师生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按照办学层次,高等特殊教育应该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是在教育部,高等特殊教育却不是归口高等教育司管理,而是由基础教育二司负责,这样就容易按照基础教育的思路管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办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难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开展。
二是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作为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29年的时间也只培养了3011名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10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人数也只有200人左右。同时,大学后教育水平与层次也比较低,目前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获得了唯一的一个针灸推拿学(视障)硕士学位授予权。许多残障学生继续深造无门。应该尽快提升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层次,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的高等特殊教育体系。从国外特殊教育的经验看,特殊教育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
三是特殊教育的盲人聋人教师资格考试的问题。目前聋人考教师资格证书需要参加普通话测试,建议改为手语考试。另外,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无法享受特殊教育教师津贴,也明显不合理。等等。
卢展工副主席在总结发言时称赞学校有“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坚守”。肯定了他们的“一种初心、一种关爱、一种情结”,对他们提出了“一种期盼”,希望把特殊教育学院办得更好。
下午考察长春市南关区育智学校,参观朝阳、宽城、绿园区特教办学成果展。在学校的大门口写着“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体现了他们的办学宗旨。校长和教师的精神状态很好,听宽城区培智学校师生演唱他们自己作词作曲的《为爱而来》,大家非常感动,许多委员泣不成声。参观学校的感统教室、脑瘫康复室、语言训练室、心理治疗室等设施,发现硬件水平总体不错,但是老师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对于自闭症儿童是否应该放到培智学校,也需要研究。
7月13日
晴,星期三
早晨5点起床。撰写调研手记与发言提纲。
上午9点在南湖宾馆主楼举行“重视特殊教育”专题调研座谈会。吉林副省长李晋修介绍特殊教育情况,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补充介绍相关情况。委员们也纷纷发言交换意见。我谈了五点建议:一是整合吉林省、长春市教育与医疗资源,打造中国特殊教育高地。建议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龙头,与吉林省的有关高校(如中医药大学、艺术学院等)进行强强联合,尽快建立从本科到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补充关于自闭症、智障专业等相关专业。二是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或资源中心。在调研中发现,吉林省没有形成相应的指导中心体系,特殊教育学院没有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对于随班就读学校的指导工作也没有有效开展。三是大力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在一些贫困地区,残疾幼儿入园率基本为空白。特殊教育的高中阶段在校生只有169人,占适龄学生的3%。
四是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全省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1463人,受过专业培训的只有693人,占47%,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特殊教育的教师本科学历仅占比69.6%,而且许多是在职进修的学历。五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提供医教结合的教育援助。目前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已经超过盲童。但是我们的特殊教育却基本上束手无策,自闭症患儿与弱智儿童、脑瘫儿童基本上采用同样的方法,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自闭症康复训练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亟需培养相应专业人才。
短短三天的调研,对于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有了新的认识,民进中央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在今年12月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我们将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为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建言谋策,贡献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