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家风是怎样形成的

(2014-07-04 20:39:17)
标签:

育儿

朱永新与你分享家庭教育观50个名额等你来抢
   本报讯(记者 薛卿)好家长营造好家风,好家风教育出好孩子。那么,好家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回答这个问题有个人来谈特别适合,他就是担当第四届江苏 书展“书香江苏形象大使”的朱永新,这次姑苏晚报非常荣幸、非常难得地请到朱永新,请他围绕“好家风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他的家庭教育观。 本次分享活动将于7月5日上午在园区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将在现场与晚报的读者、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家长们进行交流。
  现在,要当一个好家长真不是件易事,尤其是在对孩子价值观的引导上,不少家长左右为 难,该让孩子坚持什么,追求什么,抵制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家长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家风”,而家风将如 影随形般追随一个孩子的一生。对于这些问题,倡导“新教育”、有一个优秀儿子的朱永新是怎么看待的。
  5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明 办、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姑苏晚报承办的“家在苏州——晒家书看家风”活动全面启动。我们在当天的姑苏晚报上刊登了题为《重温家人之间的深度表达》的倡 议,并向社会开始了“家书”的征集。朱永新在晚报发表了《我为什么坚持写书》的文章节,并率先晒了他和儿子之间的一对书信。信中的谆谆教诲,洋溢着浓浓的 关爱之情,跟当年的《傅雷家书》有得一拼,很是让人感动。
  据朱永新介绍,儿子朱墨现在复旦读博士,父子间还有通信的习惯。“写得可能不如以前多,但始终还是会坚持写。我目前与国内几所高校在合作,面向大学生尝试‘新教育书院’的项目。对于加入新教育书院的大学生们,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每月给父母写封信。”
   朱永新认为,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可能就是从一封家书开始的。家书也是个人成长、亲子关系、家族发展的见证,是家庭历史的承载,有保存的意义。在他看来,家 书的宝贵在于它的深度,它可以反复咀嚼、体悟,它深刻、深入,它是长篇叙事,不同于微博微信的碎片化。一个人写家书的时候,他能静下心来唤醒、梳理内心的 情感。对于亲子沟通来说,家书是一种更自然、更有深度、值得细细品味,永远收藏的交流。
  7月5日上午8:45召开的这场座谈会上,我们不但会 邀请到专家、学者及家书捐赠者围绕“好家风是怎样形成的”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同时还会对家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家书文化的抢救与传承、如何看待传统家书的 价值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7月4日下午4:00报名。参加活动须知如下:

  “好家风是怎样形成的——朱永新与你分享家庭教育观”

  时间:7月5日上午8:45
  地点:园区国际博览中心6A馆一楼6104贵宾室
  报名:发送“朱永新分享会+姓名+联系方式”至晚报微信平台,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suzhou_jiashu@163.com
  特别提醒:想要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市民须提前预约。现场我们将按照预约时登记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安排进场。另外,由于会场空间有限,面向社会报名的名额上限为50人,想参加的要抓紧时间来报名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