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莱芜有”新教育
(2012-09-05 08:39:41)
标签:
刘静新教育莱芜战役莱芜市杂谈 |
分类: 行走新教育 |
“俺莱芜有”新教育
山东莱芜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鹿忠勤主任来信告诉我,他们编印了一本《莱芜新教育实验成果汇编》,希望我能够写点鼓励的文字。
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一年多来,莱芜的新教育故事令我感动、感慨、感叹。
第一次踏上莱芜的土地,是2011年4月10日。那一次,我听到许多故事,其中之一就是老外与老人的对话:据说一位外国官员为考察奥运来到莱芜,清晨散步时遇到一位抱着猫的老人。老外问候:good
morning!老人以为老外在问她干吗,便回答:鼓捣猫呢!发音与good
morning
而我那次之所以到莱芜,是因为教育局长刘静的邀请。她是一个风风火火、激情澎湃、想干事、真干事的女子。她偶尔读到我写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被书中新教育的风景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推荐给同事和老师们,全市万余名老师人手一册。教育局还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结合莱芜下一轮教育的新发展,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然后,邀请我到莱芜为全市党政干部讲学。
那天上午,我在莱芜作了一场“阅读的力量”专题报告会。这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报告会,同时也是市教育局组织的“莱芜教育大讲堂”活动的开篇之作。全市副县以上干部、宣传教育系统干部及部分学生共1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莱芜媒体称,这场报告,点燃了大爱之城的新教育之火,莱芜教育与新教育开始了一次热烈的爱情。
就这样,“俺莱芜有”了新教育,莱芜人对新教育说出“I love you”!这爱之火一经点燃,就轰轰烈烈——
4月、5月,教育局组织考察团到临淄新教育实验区、焦作市新教育实验区学习考察。
6月16日,教育局召开全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对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制定了关于《莱芜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了莱芜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莱芜市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52所初中、小学进入首批新教育实验学校行列,104名教师被选为实验骨干教师,莱芜新教育实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8月16日,新教育讲师团在莱芜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26名新教育专家齐聚莱芜,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一季一讲”暨新教育培训会,500多名中小学校长、教师骨干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结束时,刘静局长充满激情地表示:“上下同欲者胜!我们拥有教育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新教育实验的莱芜战役!”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莱芜新教育人交出的与其说是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不如说是写下了满含情意的生命诗篇。这本新教育成果汇编,正是集中呈现和展示了莱芜新教育人在追梦路上走过的历程,记录着巨大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初读一遍,就能看出这本书有许多特点:
一是内容全面,有故事。这本专辑既有宏阔的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详实叙事,又有具体生动的细微讲述,文笔诗意、流畅,读来有趣、鲜活。一幅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学校有特色,区域有品牌,幸福、和谐的教育生态画卷一览无余。
二是栏目新颖,有看点。该专辑栏目清晰,诸如新教育驿站、他山之石、完美教室缔造、毛虫与蝴蝶、构筑理想课堂等、师生大舞台等等栏目,覆盖市、区、校、课堂等诸多层面,卷入教师、学生、父母等不同人群,看点丰富、观点精彩。
三是实践深入,有亮点。这本书中既有激情四射的局长、让生命化茧成蝶的毛毛虫,也有丰富灵动的课程、快乐悦读的孩童等,让人读来叹服,你会深切感到:莱芜推进新教育的大环境很给力;莱芜教育人推行新教育的信念很坚定;莱芜人务实、扎实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俺莱芜有”新教育,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出头,但莱芜的成绩单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在前不久召开的第12届新教育年会上,莱芜师范附属小学吕源老师的“清泉班”、牛泉中心小学孟宪玲老师的“理想之家”获“十佳教室”提名奖。
今天,莱芜新教育人正走在幸福的教育之路上。我相信,这本书记录的故事,只是莱芜新教育人许多感人故事的一小部分。我也相信,有更多美好的种子已经播种到这座大爱之城的大地深处。我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莱芜新教育人会书写更多“‘俺莱芜有’新教育”的故事,让新教育为莱芜自豪!
朱永新
2012年8月24日晚于北京滴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