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精彩,信息宏大
(2011-11-22 09:28:43)
标签:
报社民办学校采访浙江集团杂谈 |
分类: 行走新教育 |
言说精彩,信息宏大
朱永新
这个题目,是为了感谢一个记者和祝福一个报社而起的。
前不久,《教育信息报》的记者言宏与我联系,说浙江教育报社60周年社庆,想邀请一些与他们有关联的名人说说与报社的故事,谈谈对报社的期望。
我想,虽然与报社也多少有点故事,但全力以赴正在准备新教育实验的年会主报告,实在没有时间,加上自己也不是什么名人,就想推辞了。但言宏不依不饶,我再次被她的倔劲感动。
与言宏接触过许多次,她也写过一些关于新教育实验、阅读、民办教育的采访文章,认真细致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亏是信息报的记者,言宏在教育界的耳目众多,消息灵通。2005年3月17日,她告诉我,海盐天宁小学张拥军校长给她电话,知道我要去海盐做报告。因为她早已定下参加另外一个活动,未能赶来与我见面。一周后,她又告诉我,杭州风帆中学湛卫军给她打电话,说我要来浙江作报告。那天她赶到学校,我却临时有公务未能前来。我们失之交臂。一周后,我终于来到风帆参加一个新教育实验的活动,她也再次赶来。
我自然被感动了,答应为《教育信息报》写点文字。
不久,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国有民办学校退回纯公办学校或改为纯民办学校等现象,央视“焦点访谈”也曝光了江苏南通两所“假民办学校”的问题,南京市紧随其后在5月份勒令 6所假民办学校停止招生。这一系列现象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公众的热烈讨论。《教育信息报》自然也想讨论关注,于是言宏给我约稿。她给我同时发来了邮件和传真双保险,采访提纲一大串。由于工作繁忙,我没有及时回信,在约定的交稿时间前一天晚上,我才回答了她的采访,通过邮件发给她。收到我的邮件,她觉得文字太简短,作为专访分量不够,于是又连夜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补充采访。
事后知道,那天她发着高烧,仍然坚持写完了稿件,清晨把送审稿发来请我看。文章以“国有民办学校生存的空间在哪里?”为题发表后,收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这是较早关于名校办民校的思考。
事后,言宏专门写了一篇采访后记《艰难与感动》,介绍了这篇文章形成的过程,文章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为此专访,从酝酿选题到约稿到采访到最后改定稿,大约共用了3个月。用两个词可以形容:艰难与感动!”
以后,言宏又就新教育实验与阅读等问题采访过我,也在一些会议上见过她。她的文章和工作作风,用她的名字来形容,就是“言论精彩,信息宏大”。
那么,这八个字,同样可以作为我送给浙江教育报社集团的赠言。希望集团下属的所有报刊,能够言论精彩,多发一些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好文章;同时能够信息宏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为教师和父母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