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在哪里?

(2011-08-04 08:45:00)
标签:

杨斌

叶圣陶

幸福在哪里

实验

新教育

杂谈

分类: 行走新教育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教鞭下,                         

         也不在分数里,                         

         她在诗意的晨诵中,                   

         她在美妙的午读里。                

         ,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暮省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灯光下,

         也不在题海里,

         她在温馨的共读中,

         她在快乐的共写里,

         ,幸福就在咱共同的生活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霓虹下,

         也不在酒杯里,

         她在理想的愿景中

         她在田野的行动里,

         啊,幸福就在你芬芳的的果实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名利下,

         也不在地位里,

         她在悲悯的情怀里,

         她在合作的精神里,

         啊!幸福,就在这全新的教育里!

当我读到杨斌老师这本《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书稿的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这首3年前在河南焦作听到的这首歌。

这是一位名叫麦苗青青的老师在题为《幸福在哪里?》的教师沙龙上唱的。河南焦作是新教育的实验区,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新教育,许多一线的老师参加新教育实验以后,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等,让许多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行走方式,让他们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教师的生活原来也可以如此幸福。

所以,拿到杨斌的书稿,我当然非常关注他如何看待教师的职业幸福,他理解的教师职业幸福,与新教育实验的主张是否相同呢?

大约两年前,我应邀为杨斌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作序。当时,其中有几个专辑的名称让我眼睛一亮,记得有 “知识的魅力”“童年,人生已经开始”“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等。后来,看到杨斌发表在《教师月刊》上的“答读者问”,才知道他这本书的六个专辑,其实着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六个专题,六根支柱,支撑着他心目中教育美学理想的架构。而那一本“50位大师论教育”的名著读本,只不过是他理想工程的一种准备和奠基。

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时隔两年,六根支柱之一的“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书稿,就又发到了我的电子信箱,而且再次邀我写序。虽然最近非常忙碌,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整理16卷的《朱永新教育作品》,但为了写序,还是断断续续读了很久。杨斌是我非常熟悉的优秀语文教师,他所在的苏州市一中,是我们民进老主席叶圣陶先生的母校,我们都非常热情地共同关心着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近两年来,仅仅是因为叶圣陶的机缘,我们就在几次会议上碰头和交流。再说,正如杨斌在来信中所说,教师职业幸福的概念是由我比较早地提出来的,我曾多次在演讲和文章中说过,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既然如此,现在有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出版,似乎不说上几句,也有点不合情理。

翻阅着这本《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书稿,我发现杨斌对该问题的观察与实践,思考与认识,颇具新意,而且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从本书的五个专辑名称上,即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快乐就藏在职业本身;真情是最美的花朵;职业幸福从创造开始;职业幸福与“光环”无关;“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最后一个标题,就是借用我们新教育人的响亮口号。杨斌从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节出发,从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感性地也是理性地,历史地也是逻辑地对教师职业幸福展开多维度的考察,其角度是新颖的,视野是开阔的,阐述是辨证的,感悟是深刻的;尤其重要的是,叙述是生动的,因为不是理论专著,而是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展开过程中,或层层剥笋,或见缝插针地相机议论,让结论水到渠成,观点包蕴其中,因此读来毫无生涩之感,非常轻松而愉快。我一直认为,教师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杨斌老师从他自身以及身边的同事身上,捕捉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育细节,感悟到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真谛。这种源于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没有作者多年如一日的实践积累和思考,是不大可能产生如此新鲜丰厚的教育感悟的。

近些年来,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生水起的新教育实验,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朴素的梦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努力通过“四个改变”,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第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提出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追求教育理想的成功。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让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新教育实验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追求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一直追求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教育科研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新的团体。

我很高兴地看到,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不仅正在变成有32个实验区、1200多所学校,超过一百万师生参与的新教育人的自觉行动,而且,也正在日益影响着新教育实验圈外的教育同仁。新教育不是一个精英俱乐部,而是一个宽容开放的团队,不管圈内圈外,只要认同并实践新教育的理念,只要从各自不同的方位,积极致力于改善中国的教育生态,只要是在真心实意地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就是同道,就是战友,就是向着一个共同方向前进的教育追梦人。本书作者杨斌所在的学校虽然没有参加新教育实验,但他坚持不懈矢志不移地在教育追梦的路上执着行走,所以,他具有新教育人的气质与追求。

教师职业的幸福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也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关心并且希望得到答案的话题,更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因为没有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学生的幸福!对于这个话题,我们新教育人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说了,杨斌也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说了,我们有很多的共识,甚至有许多共同的话语,如他所说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就是新教育人的共同密码。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教育永恒的目标。教师的幸福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需要有更加多的人在实践上进一步探索,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这个问题,更祝愿有更多的教师过上幸福而完整的幸福生活!

是为序。

                                             

朱永新

2011723日于北京滴石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